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黄琴
[导读] 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黄琴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上渡街道大成初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市 537300

        摘要: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二者进行紧密的结合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简单阐释了读写结合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作用;策略

        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而写作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阅读时候的思考深度[1]。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学工作者习惯于将两者分裂开来,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学工作者应当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出“读写结合”的作用,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提升。
一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写作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思考深度[2]。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不至于学生每次写作时都无处下笔。另外,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学习到很多新词汇、新句型以及新写作手法,这些都可以在写作练习中得到巩固与强化。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考虑到文章的通篇布局以及中心思想等等,这些写作思路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达到阅读目标。因此,读写结合模式对于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效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阅读结合仿写,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所谓“成功从模仿开始”,初中学生阅历浅且写作经验不足,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需要从优秀的作品中借鉴经验[3]。初中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学生们通过仿写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储备,同时还可以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是一篇辞藻优美的文章,其中很多精彩的语句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以“雨”的第一人称进行描写,运用了拟人、夸张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直接将人带入到了下雨天的情景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文中的描述对下雪或者刮风的天气进行仿写,如此可以改变学生原有的流水账写作方式,让学生的文章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二)阅读结合缩写,加强学生语言凝练
语文属于一门语言学科,精准、凝练、简洁的语言组织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这对于学生社会交际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教师可以采用阅读与缩写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断提升驾驭文字的技巧与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课文中通过几个小故事表现出了杨修的人物形象以及曹操的对其态度的变化,随着故事的不断递进导致杨修被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用200字来表述清楚文章内容,既不能删减重要的故事情节,又要清晰描述文章整体大意……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语言凝练技巧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阅读结合续写,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严格以课本教材为准,对学生开展“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在无形之中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正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对于很多事物有着丰富的联想。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提倡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续写,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扩展与延伸。
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歌颂了对愚公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以及精神。在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对故事添加后续,包括太行与王屋两座大山被移走之后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以及智叟对愚公的态度改变等等。通过这种续写的方式可以将学生心中的情感态度赋予其中,帮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价值体验,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阅读结合感想,延伸学生思考深度
读后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读写结合教学法,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或多或少会在心中产生一些感触,这些感触是学生心中有内而发的情绪表达,通过书写的方式将其流于纸上,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随文练笔习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5]。
例如,在阅读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的时候,文中论证了一个关于“取舍”的观点,学生们读完之后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布置学生写读后感的作业时,不应当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应当鼓励学生抒发自己心中的观点,观点的对错可以放在其次,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写作时进行真情流露。学生们可以按照文中观点进行人生哲理方面的延伸,也可以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进行反驳……只要是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二者教学不应当进行割裂开来。在教学体制改革大背景下,身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清楚认识到读写结合的作用与优势,应当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找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切入点,实现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综合性训练,这种教学方式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种积极响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教师从阅读与仿写、缩写、续写以及读后感想的结合开始着手,必定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中都是编者的个人浅见,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还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覃黎豆.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2):53.
[2] 赵瑞.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1):167-167,170.
[3] 侯红图.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20):32-32.
[4] 张雅琴.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课外语文, 2019(18):361.
[5] 廖文海.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