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易宏辉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和发展,教育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易宏辉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新世博寄宿制小学,湖南省 长沙市 23701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和发展,教育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语文教师利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制定教学方案,拟定教学目标,这种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本文针对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希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对学生以后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要加强生本教育思想理念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要注重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促进小学生语文课堂的高效学习,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抓住教育的中心点,有意识的引导约束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一、传统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弊端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师本”大行其道,教师一般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下:
        第一、没有真正树立学生的学习地位,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教学方式仍然是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地位被刻意放大,导致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出现了主客体颠倒的情况[1]。
        第二、过于看重分数而忽略素质培养,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史,考试是考核学生学校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影响学生进入更高等级学校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试卷中,阅读题占总分数的40%,而阅读题的考察内容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分析和理解,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做试卷时,会主观上将阅读学习的重点放在阅读的语句上,忽视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使学习的阅读学习结果与阅读学习目标出现较大偏差[2]。
        基于此,可以看出生本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产物,生本教育理念提倡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二、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孩子普遍年龄偏小,比较活泼好动,思维天马行空,很难静下心,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式,牢牢抓住孩子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学习浓厚的兴趣,为语文学习奠定情感基础[3]。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现圆明园被毁灭之前的美丽景象,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引导学生去阅读书中描写圆明园景象语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再放映出如今圆明园衰败的图片,两种场景形成巨大的对比,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教师可以向同学们设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圆明园不再美丽?”“圆明园中的宝物都已经追寻回来了吗?”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引发学生对圆明园悲剧更加深刻地思考。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提高综合素养
        华罗庚曾说过“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杜甫曾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讲积累会收获好的学习结果。积累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能够积累好词好句,还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学习的过程,在阅读的学习中更是如此。老师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使阅读的每分每秒都能被学生充分利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结果[4]。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老师可以每周都为学生安排阅读主题,例如,在第一周可以为学生安排历史类的阅读主题,老师统一在阅读自习课时间让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要求学生在阅读书本的同时,做好阅读笔记,在阅读过后,老师要将笔记统一收上来进行批阅,对于阅读笔记做得出色的学生进行奖励,发放奖品,而对于不认真记笔记的同学要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监督他们进行改正,补写笔记。
        (三)在互动中营造教学氛围
        课堂不仅是老师传道授业,解答疑惑的地方,更是师生交流情感,共同学习发展的地方。如果老师只是一味死板的教授知识,而不在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成效的话,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升温,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老师随意点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于老师而言只是随手一指,但对这位学生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体验,在孩子幼小的心里,这是老师对自己看中的表现,他们会竭力表达自己,展现最好的给老师,认真对待所学的知识,也就带动了对这门课程的热情;或者在学习对话式的课文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安排小组学生轮流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使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成文中的人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波动,从而更加深层次地学习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的主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弥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真正实现从“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的转换,让孩子充分享受教育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慧,程梅.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19(11):50-50.
[2]曹水洋.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0(14):0029-0029.
[3]史方礼.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1(2):0179-0179.
[4]翟天云.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1(5):0188-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