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中小学校 ,江西省赣州市342813
【摘要】伴随时代发展,语文教学重要性在日益凸显。传统教学方法已较难适应度当下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创新教学方法,以让学生感悟语文魅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语文魅力
在当前的社会中,创新为一项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人才的发展与培养中具有极为突出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若更想对现有教学成果予以突破,教师需对自身教学方式予以创新。而对于学生而言,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会对过于抽象或是深奥的内容有所接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夯实基础[1]。在小学阶段,学生更处于思维的不断完善发展中,对其施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学生可经由此展开更具针对性的学习,以达预期效果。同时,经由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将语文魅力予以充分的展现,以令学生感受到快乐、幸福。
一、创新语文教学方法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对于拥有独立意识的新型人才,社会的需求度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对于学生独立意识与思维创造性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既往所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极为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遭到扼杀。因此,为弥补此种教学方式的不足,革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号召、鼓励其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培养其独立与创新思维,以使其可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新型人才。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母庸质疑的道理。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对于语文的魅力有充分感知,培养其语文学习兴趣,可对其积极性予以有效改善的同时,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此方为语文教学工作的精髓所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其对于语文知识有更好的主观能动性去全力掌握,并可主动展开探究行为,以满足自身求知欲。其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课外,以汲取更为丰富的语文知识。而这种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学生也会主动进行探究和知识的延伸、拓展,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并有效丰富其知识储备量。
二、创新语文教学,令学生感知语文魅力的具体策略
(一)精准抓取趣味性,以发挥语文教学魅力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标中,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给出了明确指示,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依从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其兴趣为出发点,有效进行教学[2]。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其应对语文教学实质予以把握,对其综合性、模糊性特点有明确认知,并对教材中美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带给学生审美教育,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积累其阅历、知识、体验等。比如《普罗米修斯》一课,其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形象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感人。但因距离学生生活时代较为久远,学生的理解时会有一定偏差。
因此,教师在讲解中,可充分对问题情境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予以应用,捕捉语文文字训练点,对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对古希腊神话故事特点进行总结,并由小组讨论: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天神?并将文中相关语句画出,做好批注;并紧抓任务动作,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的心身痛苦,感悟其坚强不屈的精神。在这节课的开展中,教师还可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吸引学生参加。比如说依据教学内容,可拓展至我国神话故事的讲述或是成语接龙、作文写作等,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最大限度的调动,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的提升,感受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
(二)经由生活化教学予以语文魅力的体现
生活与语文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中,还可对其他方面知识乃至方法予以应用,以使语文天地得以拓宽[3]。在新课标改革下,语文教材中所遴选课文均为生活中素材,教学时,可以课堂作为起点,运用生活化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以生活的底蕴对其进行全是,并以生活的经验对语文材料进行解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予以说出,以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做一个主动探索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俗话说,要想对语文的魅力进行感知,就需要设身处地的融入场景。因此教师教学中可大胆对情境予以创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展示,令学生拥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引导学生对既往经验进行联想,以体验和感悟生活。如《养花》一文,作者老舍先生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养花的乐趣仔细描述,其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在劳动的过程中,又增长了见识。在教学中,教师若仅从语文文字进行引导,则学生对于养花的感悟往往仅于表面停留。因此,为增加学生的感受,教师可购买花种让学生们拿回家种植,并要求其写好观察日记,待花开之日,再组织一个“养花交流会”。这样,学生的感受就可同课文中作者的感受有机交融,就像品茶般,越品越香,回味无穷。
(三)深化课后实践,以对语文魅力深刻感悟
实践为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教师应对课后教学实践环节予以深化,并提供良好的语文实践平台,在活用语文知识中对语文魅力深刻感悟。比如说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则可利用这一现成的资源,将其引入学生学习中,融入教学。比如说,精彩的文艺表演或是激烈的体育比赛等,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并在之后说一说、写一写,以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对因材施教原则予以遵循,为使个层次学生均可于课外实践中予以语文魅力的深刻感悟,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效发展,教师可组织学生经由可利用路径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并以PPT的形式予以呈现,然后在班级上组织一次汇报,并展示《八佰》同类题材电影的影评,让学生写读后感,并针对段落内容、人物形象等予以鉴赏分析,在实践中巩固语文基础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提高其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创新教学方法可为其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应重视对教材中趣味性内容的抓取,并通过生活化教学和实践深化,以使学生对语文魅力深深感受,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桂凤. 融入生活化教学,感悟小学语文魅力[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5):24-25.
[2]董明燕. 体验课堂乐趣,感悟语言魅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2015(A5):36.
[3]吉·乌仁别丽格. 试论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蒙语文创新教学的感悟[J]. 新课程(小学),2016(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