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黄芬芬
[导读] 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黄芬芬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古县镇古县小学,江西省吉安市    331500
        摘要: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发展能力的启蒙科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创设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科;学习兴趣;培养措施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驱动力,学生能够在愉快地心情和氛围中开展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一、将数学教学课堂与游戏活动开展进行结合
        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数学理论知识非常枯燥难懂。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紧密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进行课堂学习。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紧密结合游戏活动实践中,教师要严格依照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爱好,创新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开展方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体验不同的游戏活动,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教学课堂学习[1]。
        例如,在学习《测量》这节课程内容时,教师依照本节课程的教学任务目标“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教师结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将本节课程内容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为了培养学生的测量实践能力,教师在班级内找出两名同学,让他们对橡皮、书本、铅笔、桌子等物品进行测量比赛,要求两名学生能够更快、更标准、更准确地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两名学生进行比赛,其他学生作为“裁判”,对两名学生的测量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在两名同学进行测量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两名同学的测量过程,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掌握测量要领和技巧,并且对于两名同学在测量中出现的“错误”,会积极的进行反思,杜绝类似错误在自身身上的出现。
        通过“测量比赛”游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使得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高效完成本节课程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数学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导致在学习中没有目标性,更不知道学习理论知识的意义所在,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中,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不高。

对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将课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理论知识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懂得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2]。
        例如,在学习“四则综合运算”相关知识的应用题时,很多学生在阅读应用题时,不了解应用题中所蕴含的道理,不能准确把握应用题中所给的“条件”,导致学生的应用题做题能力无法提升,使得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于此,教师将四则运算类的应用题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练习应用题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轻松理解应用题中的含义,能够理顺应用题中所蕴含的条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题目:小明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了6支铅笔,2个橡皮,售货员告诉小明每支铅笔2元钱,橡皮3元钱,小明给了售货员20元钱,售货员需要找给小明多少钱?题目虽然非常复杂,但是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会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快找到各个问题的已知条件,从而得出最终的正确答案。
        教师将数学知识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学习意义,从而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的知识讲授形式往往比较单一,教师采用板书、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相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非常枯燥、困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的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和任务。在教学形式创新上,教师最常用的方式是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辅助设备。多媒体辅助设备的动画、视频、音乐等功能,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条形柱状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辅助设备,为学生开展立体化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的动画、图片功能,能够让学生完成对“条形统计图”特征的观察,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为学生讲解生活中应用条形统计图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的方式非常丰富,需要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依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学生设计有趣、形象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新课改目标明确指出,小学课堂应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课改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永妃. 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读写算:教研版, 2019, 2(017):15,227.
        [2]陈露. 核心素养视觉下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新路径. 新课程, 2020.
        [3]郑超限. 探析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 成长, 2020(3):104-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