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霜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中心小学,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是最常用和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来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应用分析
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也可以防止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厌恶,因此,教师应注意运用情境教学法,加强与学生的实际接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所谓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让学生创造更多与生活和其他场景相联系的课堂,以增强课堂的活力,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学习,而且能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说,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原则
为做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在实际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目标原则。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确保教学目的,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还要坚持目标原则。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学生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
第二,趣味原则。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像一个有趣的游戏,虽然有一定的数学逻辑知识,但是如果缺乏兴趣,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这就要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趣味性的培养。
第三,生活原则。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生命原则的体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投身于学习。
三、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歌情境的创设
儿歌是低年级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是因为儿歌本身轻、简单、易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因为数学科目枯燥,创造儿歌情境能打破传统课堂,给人一种无聊感,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创设童谣情境,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儿歌情境创设法”。首先,引导学生学习“认识钟表儿歌”:“钟面数有12个,平均分成12格。两个数字之间有五个正方形,所以一个圆里有60个正方形。钟面上有三只指针,最短的名字是时针,最长的名字是秒针,不长也不短是分针。
顺时针走大格子,走大格子是一分钟,分针走小格子,走小格子是一分钟。时针刚刚过去几个,是表明当更多。要问多少点才算多,看看分针简单易懂的儿歌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而且与成功实现高效的数学课有着密切的联系。
3.2故事情境的创设
学生对故事的大部分内容,例如有趣的情节或生动可爱的人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考虑故事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知识内容与故事内容相结合,从而达到娱乐化教学的效果。在故事情境的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融入故事情境的玩具、动植物或视频动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内容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授。以加减法计算内容为例,教师可选取“小松鼠过冬了”的故事,故事中小松鼠与松树爷爷进行对话,松树爷爷提出“我一共结了14个松果,但现在就剩了5个,若你能算出松果被摘走多少,剩下的果实便给你。”此时,老师可以请学生帮忙计算松鼠,为冬天做好准备,学生会有很强的兴趣,快速完成计算过程。第二,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体
在大多数教学环境中,教师作为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权威”、“严肃”等形象是优先考虑的,教师在讲故事时可能不会安抚学生的神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成为故事的主题,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用来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3.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图片情境
图片可以直观地呈现数学课堂,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数学学习的实际内容,为学生设置图片情境。例如,当我们教剩余的动物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8个小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们把这3个动物分成一组,最后剩下的两个是剩余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习,而且还可以让小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4创作游戏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如果要求学生做计算题,不是很多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然而,如果学生被要求玩游戏,我相信很少有人不愿意参与。由于学生非常喜欢玩游戏,我们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从而真正实现教与乐的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将单调的数学改为个人争答第一游戏,老师将预先计算好的答案写在卡片上,然后放上卡片,让学生个人争答第一,对下一个错误的减一分,最后看谁的分数最高,获胜的学生名为 g-star,并作为小组的领导或某种物质奖励。这个游戏很有竞争性,但也很有诱惑力,同学们积极参与游戏,赢得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在平时会更积极地倾听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的教学,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图画情境、儿歌情境,为小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简单易懂的数学课堂教学形象,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改连.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8):172-172.
[2]韩银叶.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5):115.
[3]蓝国新.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0):P.157-157.
[4]薛文婷. 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