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范伏永
[导读] 新课改提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这一重要教学改革方向,
        范伏永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一小学,福建省 宁德市 355300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这一重要教学改革方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核心素养更加清晰地指明了我们目前的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才的具体方向,所有的基础教育也随着好心素养的提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小学数学老师开始更加重视对小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革,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的考虑如何更好地根据核心素养来推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前言:新课改之后,核心素养成为了目前教育改革关键点和最终目标,而小学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义务教育2/3的时间,担负着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对社会认知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出于学科的特殊性质,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来针对小学阶段的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1]。老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顺应目前的发展趋势,以核心素养作为知道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更加积极和彻底的改革,让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进行全面的升级,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使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其实也就是指情境教学法或者演示法来进行相关的教学。采用这种方法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较强,思维性也比较强,也就意味着数学的学科知识会比较抽象,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并不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为了缓和这种矛盾,使用更加直观的情境教学法或者演示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相关的知识。老师通常可以使用提前准备的教具或者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将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的展示出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还可以逐渐的建立起较好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这也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正确的认识长方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老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具来展现不同的组成部分,比如老师可以使用木棍和大头针来快速搭建长方体框架,让学生清楚的直观的认识到什么是长方体的棱,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观察老师或者自己搭建的长方体,来发现棱和棱之间的关系,比如有几个长,几个宽,几个高,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棱。然后利用准备好的长方体展开图来折叠成长方体,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有哪些特点,当然,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这些内容,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长方体的这些组成部分,清晰的观察到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特点。只有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这些东西,学生的脑海里才会形成具体的图像,而且印象也会非常深刻,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数学思维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一定要具有较好的想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抽象知识,而且学生如果具有较好的想象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都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非常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具体的科学的指导[2]。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所以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重点还是放在课堂上,那么就要求老师要对上课的就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都要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通过一些问题或者活动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逐渐拓展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展开更有效地想象,从而实现对所学问题的深入探究,进而更加扎实的掌握所学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时,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发挥想象力的基础是学生必须要牢固的掌握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可以熟练灵活的应用这些知识,这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要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比如等地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几倍,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几分之几,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一样,体积一样时,他们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同理,当圆柱和圆锥的高和体积一致时,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去思考,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实验也好,或者对知识进行联想,通过概念来计算也好,都需要学生不断的去思考和探索,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很好的锻炼想象能力。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当下这个社会,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团结合作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在学生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重点设计这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具备较好的团结合作意识,并具有较好的团结合作能力。可以不具备比较好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但是至少要具备较好的服从性,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在哪里。而且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有效的掌握所学的内容,还可以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维互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和互相帮助,从而得到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基于核心素养来推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这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举多得的措施。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的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武亚东.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策略[J].考试周刊,2021(23):77-78.
[2]王志仁.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学周刊,2021(12):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