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曹运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案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曹运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花塘学校,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案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树立学生课堂主体学习地位,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减轻学生数学学习压力。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相关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案式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实施策略;实施意义

前言: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教师应认识到,诸如填鸭和灌输等教学方法已不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应用学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切实掌握数学知识。
1.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1.1设计学案,创设良好条件
        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前,初中教师要以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1]。在学案中,要明确指出学生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学案的制定和设计是整个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课堂教学前准备好教学中需要使用的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工具等,从而为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证。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现有的学习环境积极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认知目标。
        比如在学习《等式的性质》这一课前, 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学案设计工作,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积极收集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资料,为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创设良好的条件。
1.2利用学案进行导学,鼓励学生根据学案自学
        由于不同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为学生分发学案,鼓励学生以学案为基础,有效地预习将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在课堂教学时,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几分钟时间为学生阐明和讲述学案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掌握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2]。同时以数学教材为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学案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准确找出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向教师提出相关问题。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前,初中数学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学案,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为学生分发学案,鼓励学生根据文章预习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3]。随后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讲述学案内容,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法和基本性质,并鼓励学生探索如何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将会很快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数学学习能力也将大幅度提升。


1.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数学问题
        在学生自学接受后,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数学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小组成员在讨论与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积极分享他们的学习结果,然后要求每个小组演示讨论的结果。教师也可以科学分类每个数学小组中的问题,在学生交流和讨论中,教师要仔细聆听并在适当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正确指导,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反馈结果。在小组讨论中,初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质疑,并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当学生在讨论中遇到较难的问题时,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解决心中的疑问。
        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一课时,初中数学教师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积极分析和讨论“立体图形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为学生展示教学楼、篮球等物体,让学生找出这些物体与哪些立体图形基本相似。在小组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描述,与同学一同看图,并且进行轻声的表达。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讲述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请求教师和学生的帮助,这样在合作和交流中学生将会共同提升,共同解决困难。
1.4正确点拨,有效总结和归纳
        当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会向教师反映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精心讲解,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数学学习任务[4]。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在精讲过程中,要结合数学讨论中发现的问题设置一些随堂练习,以习题为基础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点,提升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在课堂教学最后,初中数学教师要有效归纳和总结本节课内容,科学评价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和学习表现,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学生也可以以学案内容为基础,总结本节课数学知识,建立有特色的数学学习体系。
2.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实施学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然后由老师鼓励学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正确指导,能够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有效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5]。除此之外,合理应用学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数学难点和重点知识。在具体设计教学中,教师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大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语: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合理应用学案式教学模式,通过实施正确的引导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丽波.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99-100.
[2]王德成.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 000(006):27.
[3]赵丹萍.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神州, 2019, 000(017):91-91.
[4]赵淑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 000(020):160-161.
[5]蓝志彪. 学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41):14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