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洁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第二实验幼儿园,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着幼儿未来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在幼儿园教学中,这点亦是如此,幼儿教师不仅要注重日常引导、教学,还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确保幼儿学得投入、开心、系统且健康。基于此,以下就将幼儿园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意义和策略,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身心健康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确切提到:“幼儿园一定要将保护幼儿生命与促进幼儿健康……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依据,充分认识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价值,并且贯彻“以幼儿为本”这一理念,明确与尊重幼儿的主人公地位,找出幼儿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呢?具体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心理犹如白纸,可以画成美丽的“图画”,那位画画的人,实际上就是幼儿教师。然而就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来看,一些幼儿教师将重心放在了文化方面的指导上,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得幼儿出现一些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较为常见的有自卑、自私,甚至是霸凌,对于这些情况,如若幼儿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那么将会对幼儿的身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1]。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幼儿可以在人生的起始阶段受到积极、向上的引导,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并且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以身作则,传达健康理念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较小,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离不开正确、有效的引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有着更大的需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思考、制定幼儿心理塑造的方案。那么,如何落实这项工作呢?实际上,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却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而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家长以外,接触最多的人员,他们的言谈举止会对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师幼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激起幼儿的心理反应。对此,幼儿教师就应当以身作则,积极调整个人的心理状态,加强对幼儿正确、向上的引导,让幼儿在无形之中受到感染、熏陶,从小养成积极、健康的理念[2]。
例如:在幼儿入园时,幼儿教师可以站在校园门口,以笑脸迎接幼儿的到来,并且热情地与幼儿、家长交谈、互动,如此,幼儿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安全感,进而更加信赖幼儿教师,更加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当发现幼儿出现负面情绪、消极心理时,幼儿教师及时寻找幼儿,并且通过拥抱、谈心等方式予以安慰、鼓励,如此,幼儿就会切实感受到来自幼儿教师的关心和温暖,即便是心情欠佳,那么也会被幼儿教师所感染,扫去内心阴霾。
(二)打造环境,引导积极向上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不只是进行简单知识的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健康人格的形成。环境是幼儿生存的空间,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可以说,环境会对幼儿园教学带来关键的影响作用。对此,幼儿教师可以将视线转移到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上,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环境的营造以外,幼儿教师的疏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将二者融合起来,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个明亮、舒适的教室,如在墙壁上张贴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语句(“健康的心灵,是幸福的源泉”等),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设计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墙绘,这样幼儿一进入教室,就会感到轻松、愉悦,不再感到紧张。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教室里增设一个“交流信箱角”,幼儿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者内心的疑惑写下来,放进交流信箱,定期拿出信箱中的信,了解幼儿的思想动态,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帮助、指导。除此以外,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融入幼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以此增进双方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把握时机,传授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深入内心,积极鼓励幼儿
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不掺杂其他成分的,是最容易塑造的。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确切提到:“积极地看待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如若幼儿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进步进行表扬、夸赞,那么就会增强幼儿的动力,促使幼儿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且幼儿的内心也会更加的阳光、健康[3]。反之,如若幼儿教师视而不见,那么就很可能会打击幼儿的心灵,使幼儿留下阴影,甚至是变得内向。除此以外,一些幼儿往往会对幼儿教师产生惧怕心理,而不敢倾诉真实想法。要想更好地应对以上情况,幼儿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端正态度,与幼儿保持一个平等的状态,耐心、细心、真心对待幼儿。例如:幼儿教师要善于发掘幼儿的闪光点,并且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多加鼓励幼儿,如:“你做得真棒!”“上次你是第一名,相信这次你也一定可以!”“你的字真好看呀!老师小时候的字不如你呢!”等,让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变得更加自信、阳光,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学在这点自然也是不例外的。作为幼儿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幼儿教师营应当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注重智力、知识等方面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心理方面的引导。如此一来,则能够使幼儿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均衡发展,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全的社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石飞琳.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0(005):248-249.
[2]马秀莲.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 神州, 2018, 000(002):148-148.
[3]周咏波, 郭铁成.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建构[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9, 000(006):P.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