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罗吉明
[导读] 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也是这一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罗吉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切学乡切学中心小学    ,广西河池547405
        摘要: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也是这一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只有正确地将应用题解题技巧灌输给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才能最大化。由此,本文围绕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        教学的不足展开讨论,分析后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能实现优化应用题教学效果的方法,以期助力后续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前言
所谓“应用题”,顾名思义就是指考察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题目类型,这一题目类型贯穿了绝大部分学生的童年,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学生学        习上的不足,迄今为止,这一题型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已经持续发展了数十年的时间,不仅伴随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现代教育体系侧重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足
(一)对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视不足
虽然对小学生而言小学数学学科的难度比较高,但对于教师而言,小学数学知识的难度却很低,这种思维认知的层面会导致很多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存在忽视数学基础教学的情况,为后续学生解析数学应用题造成困难。
(二)应用题与学生生活结合不足
数学作为一门源于学生生活的学科,应用题更是生活中数        学问题的浓缩,但就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应用题教学与学生生活关联不紧密的情况,这些超出学生生活、理解范围的题目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进而影响这一环节教育的成效。
(三)对学生举一反三力培养不足
反观过去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应用题教学的侧重都集中在为学生灌输单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上,没有重视小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这就为后续学生自主解决数学应用题造成了困难,削弱了这一环节数学教学的成效。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
(一)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基础知识作为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后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前就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那么后续各项应用题教学举措才能被有效的落实下去。所以,建议教师在后续应用题教学优化中先明确学生基础知识层面的不足,在明确这一不足的基础上在展开相应应用题的教学,以此确保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支撑后续应用题解析,优化这一环节应用题教学的成效。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分数乘法》中“分数乘整数”知识点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类型应用题前,对学生有关“分数”的基础知识予以考核,并在考核的基础上将过去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复习、        巩固以往学习到的“分数”知识,同时明确后续“分数乘整数”相关应用题的教学方向和侧重,提高这一环节应用题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帮助学生在坚实基础上解决解答数学应用问题时的困境。
(二)加强生活和应用题间的联系
        反观过去一段时间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应用题内容,可以发现很多应用题都从学生的生活中延伸而来,鉴于此,在后续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时,笔者建议教师也将应用题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去,通过创设生活        情景、涉及生活题目等方式调动学生探索、解析应用题的积极性,以此优化这一环节应用题教学的成效。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应用题内容为例,教师一方面,可以将生活中蕴含着“长方体”、“正方体”的建筑、物品用希沃白板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这一多媒体技术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求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等问题,实现提高这一课程应用题教学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解析“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内容时,教师也应转变过去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路,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通过实践的方式思考解决这一章节应用题的解析方法,实现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目的。
(三)重视对学生举一反三力培养
只有实现了对小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价值才算是被表现出来,所以,在后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优化中,教师应将应用题教学的侧重放置在培养学生应用题解析能力上,借助这一手段实现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以此提高这一环节应用题教学效果的培养。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统计”中“复式折线统计图”课程应用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转变以往“嘴对嘴”的教学方式,转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使用方法,借此为后续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应用这一折线统计图创造条件,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性提高。与此同时,在教师这一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探究成果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分享中深化对这一数学应用问题的理解,实现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育改良的意义。
结语:
综上,与时俱进的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这一阶段应用题教学的效果,也能培养、强化学生举一反三、质疑解惑的能力。由此,本文围绕过去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并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优化对策,希望能对后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包铖铖.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以滨州市阳信县小学为例[J]. 考试周刊,2020(51):55-56.
[2]王玮.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034.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3.2221.
[3]聂惠萍. 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 中外交流,2019(11):280.
[4]陈节良.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8):31.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05.031.
[5]冯彦香.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中旬,2018(6):71.
[6]杨开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 科学咨询,2020(36):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