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水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马江中学,广西贺州 546812
摘要:当前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开展分层次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无法兼顾班级每一名学生
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当前初中班级人数较多,部分地区依然实施大班制。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初中教师要教授几十个学生,传统的课堂讲解模式无法兼顾到每一名学生。尤其是重点、难点的知识练习,教师只能关注表现突出的个别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前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现状,使得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成绩更好,相对基础差的学生会越来越差,不利于班级学生的整体提升和进步。
(二)不注重学生的个体性需求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同,认知、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导致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课堂学习需求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不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学习需求无法满足。现存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直接影响着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
(三)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致使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通过课外辅导机构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化很大。例如,有的学生物理成绩不好,但是对具体的知识点已经熟练掌握。但是,教师并没有发现学生的个性化变化,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对知识点重新学习,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
(一)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清晰、准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制定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将学生的学习基础、成绩、心理、能力等各种与学习情况相关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曲线图”,将学生的学习基础、成绩、心理、能力等各种学习因素,用曲线的方式展现学生的动态变化过程,使得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还能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从而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教师要实施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1]。
例如,在学习“参照物”这个知识点时,对于A层的学生,教师要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探究、思考等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学习,可以为学生制定“掌握参照物的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B层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结合相关实验,提出疑问,做好归纳总结。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着重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让学生认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参照物的确定方法。通过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充分应用课堂时间,并实现自我突破,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二)分析课堂学习情况,实施课后巩固分层设计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时间有限,有很多物理课程知识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巩固学习。为了巩固物理课堂教学成果,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课后巩固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实现课程知识熟练掌握的目标。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对学生本节课程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考察,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参考,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由知识掌握良好到掌握不牢固,再到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教师对应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三个层次的课后巩固作业[2]。例如,在学习《杠杆》相关知识之后,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程知识,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三个层次的课后巩固练习。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温故“杠杆原理和杠杆五要素等基础知识”;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做有关杠杆平衡的试题;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让学生练习重点试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生产实践中杠杆原理的应用。三个层次的课后巩固练习设计好之后,教师可以上传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下载与自己相适应的作业进行练习,并且在巩固练习中,通过互联网与教师及时沟通,提升巩固练习的效果和效率。
(三)依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
初中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内容进行重新温故、学习,才能够在中考中良好的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基础不同,使得重新温故学习物理知识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的辅导教学[3]。例如,在复习《浮力》这章内容时,有的学生对浮力这节课程知识掌握已经很熟练,但是有的学生对浮力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对于此,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设计两个层次的巩固辅导课程。掌握课程知识较好的学生,教师着重对学生进行再提升,以掌握“浮力”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对于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着重讲解“浮力”的相关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浮力”基础知识,为学生未来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为学生设计好辅导教学内容后,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将相关课件通过“微课”等形式,向学生传送,学生可以自由下载并学习。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家荣. 信息化条件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尝试与研究[J]. 学周刊, 2020(2):124.
[2]沈学军. 信息化条件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尝试[J]. 新课程, 2020(23):78-78.
[3]郭任芝.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 2020(2):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