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梁庆阳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比较注重深度学习,数学学科的思维性和逻辑性也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来掌握这门学科。

        梁庆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小学南校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5300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比较注重深度学习,数学学科的思维性和逻辑性也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来掌握这门学科。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能力,成为重要的探究课题。本文从核心问题出发,探究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改善提供一个方法借鉴。
关键词: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数学思维体系。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也就是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一个深度学习的行为。从核心问题出发,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认清数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以下是对核心问题、深度学习的探讨以及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一、核心问题的提出
        核心问题是从事物的本源出发,探究最核心、最关键、最主要的那个方面[1]。放在数学上来说,核心问题提出与设定有诸多的特征。核心问题的提出需要与其他知识能够紧密相联系,具有紧密性。同时又需要具有探究性,能够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思考和解读从而推导或者得出其他方面的结论。另外,核心问题并不意味着是很难的问题,恰恰相反,在小学数学阶段,核心问题应该是易于学生理解的,能够掌握的简单知识,但是却包含着数学的基本逻辑和运行法则,具有启发性。因此,核心问题的提出也需要多方面的考量,老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上需要仔细分析教学目标,从而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
二、深度学习的含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状态,也是对知识的一种掌握程度。深度学习的概念是相对于浅度学习来说的。对于浅度学习而言,学习的要点就是记忆和理解。这是最表层的学习,是对知识的生硬的记忆和表面上的理解,是浅显的、断层的。而要培养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就需要让他学会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应用、分析和评价,甚至是创造[2]。这就是对知识深层次的分析、归纳、总结和评价,最后是类似举一反三,让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
三、基于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导入课程,初步了解知识
        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开始都需要老师进行课程的导入学习,这也是学习的先导部分,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的部分。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导入学习中,老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引入知识点,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画引起学生兴趣;也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些小游戏,从生活实际中导入数学问题;再比如利用数学道具,让学生从自我探索中发现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先导课程,也是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的必要课程。这也是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之前的探索阶段,是让学生对知识先有一个理解和感知,才好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另外,在这导入课程阶段还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一些概念性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并记住。这样才能为小学数学课堂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炼中心,解决核心问题
        当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个时候老师需要从数学的知识点中提炼出最核心的问题,让学生从核心问题出发,进行深度的思考的探索,寻找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深度学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将会更加透彻和深刻。同时,通过核心问题的探索,能让学生直接从本质入手,减少弯路,能够把数学问题看得更加简洁明了,更利于学习。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老师让学生计算12x12等于多少,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用什么方法能够最简单快速地算出结果呢?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也会最基本的加减法。因此面对这个题目学生会出现很多种答案,比如叠加法:12+12+12……;比如连乘法,把其中一位数拆成两个单数相乘:12x3x4;还有拆数法、列竖式法等等。无论哪一种方法,最后都能把结果算出来,只不过有一些显得繁杂而麻烦,一些比较便捷。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哪种方法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计算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结果算出来。当学生都得出了各自的计算方法之后,老师和学生一起验证各种方法,从而得出连加法是最笨重最麻烦的方法,且不适合用于大量的计算,拆分法和列算式等计算要快一些的结论。这样学生算是从独立思考出发,亲自体验了一遍计算的过程,也是深度思考中分析的过程。
        (三)整理归纳,进行拓展延伸
        在学习和理解了核心问题之后,数学教学的过程并没有停止,光理解和运用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自己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知识的探索。比如上文中探索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方法,也得出了结论。这时老师应该让学生把所有方法都记录下来,并且写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这一步骤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的方法有多种,思维和角度可以多样。同时,也可以发现看似计算很快的连乘法其实具有条件限制,有一些数字只能拆分成1和它本身。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列算式法的优势。无论是从一位数乘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甚至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试试用列算式的方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理解算式的基本原理,从而懂得数学的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数学的相乘相加,通过列算式一步步表达出来[3]。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一堂课中经过整理归纳,学会深度思考数学的本质问题。这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的思考方式,提高了数学素养。
结束语:
        总之,通过核心问题来引领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深度学习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核心问题的针对性、紧密性等等很适合用在数理逻辑的学习上,这让小学数学的课堂更加有节奏和条理,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清晰。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展开上,由导入到整理归纳,三个步骤的展开相信能让数学课堂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学生也能够在深度学习的同时解决核心问题,从而探究出数学的本质逻辑方法,最终达到提高自身数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占凤.谈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新课程,2020(51):92.
[2]刘军斌.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以问题引领深度学习”[J].天津教育,2020(33):74-75.
[3]彭建日.凝练问题核心  促进深度学习——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23):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