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学为中心”观念 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李建军
[导读] 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

        李建军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中学,江苏省泰兴市    225411
        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树立“以学为中心”观念,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通过提供预习学案与辅助自主预习,创设生动情境与引发独立思考,创设探究任务与促进合作学习,指导自主训练与归纳思想方法等,更好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新时期通过落实以上教育教学策略,可以更好树立“以学为中心”观念,更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以学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思想方法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教育思想,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应当转变传统上灌输式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被动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模式,引导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理解与掌握知识原理。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硬件设备的现代化,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师应当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式与完善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参与教学实践,从而更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树立“以学为中心”观念,运用新型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完善的教学策略,通过实践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提供预习学案,辅助自主预习   
        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以学为中心”观念,引导与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应当先通过提供预习课件,辅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教师可以根据物理课程内容,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制作图文并茂和具有针对性的预习学案,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习,以此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可以更好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牛顿第一定律”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和推论,认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理想实验,以及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意义,认识惯性和运用其解释相关现象。根据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制作预习学案,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的内容:一是上述相关的学习目标,二是教材中的实验分析,三是训练题目,主要是与惯性有关的生活化问题。学生借助预习学案,可以提高预习的效果,熟悉基础知识,这样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本课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创设生动情境,引发独立思考
        在“以学为中心”观念引领下,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更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导入新的物理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知识引入相关图文与视频资源,制作电子课件和微视频,运用它们创设生动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更好导入教学。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行星的运动”课程,知识点是“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建立与发展,开普勒描述的行星的运动。本课教学重点是培育学生分析与推理能力,培育学生提出科学假设、实验检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课程导入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地球八大行星的运行轨迹图与动画,并提出问题:行星为何能够运动?行星是如何运动的?遵循什么规律?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与解答问题,更好导入这节课程教学。
三、创设探究任务,促进合作学习
        在“以学为中心”观念的引领下,教师还应当重视引导与促进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知识,创设一些探究任务,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更好掌握物理知识原理,解答各类物理问题[3]。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的“动能和动能定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提出情境问题,指引学生思考与解答,然后讲解基础知识,之后出示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答。比如可以先利用课件展示汽车形式、高铁发车、塔吊工作等,提出问题:以上物体有何共同点?这些物体具有能量吗?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相关?根据学生的解答进行总结,比如“都在运动”“具有动能”等。接着,教师可以一边提出情境问题,一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共同解答问题,从而更好认识动能,总结动能定理,得出在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需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最后,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典型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答,从而更好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四、指导自主训练,巩固课程所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更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与促进积极主动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内容,引入或者创设相关物理题目,指导学生参与自主训练,在自主训练之后,归纳解答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更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有效落实“以学为中心”的观念。
        例如,在上述的“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基础知识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入一些典型题目,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进行分析与讲解,归纳解题思想方法。比如:喷气式飞机的质量是m=5.0×103kg,起飞中从静止开始滑行距离是S=5.3×102m,当达到起飞速度V=60m/s,此时飞机受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F。教师先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对象是飞机,研究过程是从静止到起飞,运用动能定理公式可得W合=1/2mv2-1/2mv02,(F-f)S=1/2mv2,从而得到牵引力是F=mv2/2S+kmg=1.8×104N。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树立“以学为中心”观念,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与认知情况,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多样化的物理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循序渐进中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薛永强.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中物理教学指导策略解析[J].新课程, 2019(2):142.
[2]蒙轩. "以学为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 2019(46):141-142.
[3]韩傲.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