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晋松科
[导读] 近年来新课改进程逐步加快,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晋松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省许昌市461212
        摘要:近年来新课改进程逐步加快,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能得出,诸多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有突出差异,选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难以提升教学成效。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能在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性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动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实践措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主要是基于学生不同学习能力,将学生有效划分为不同学习层次。教师依照学生自身学习现状与学习需求设定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此类递进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个体化差异。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也能适应因材施教基本原则,有助于落实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成效。
一、制定科学化的分层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规范化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初中阶段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现状、学习要求进行分析,拟定科学化的分层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掌握教学主要要求,设定专属于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要注重对教学目标有目的性划分,能最大程度适应不同学生学习要求。在拟定分层教学目标中,教师要注重遵循难易适中基本原则,有助于促使教学活动稳定实践。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简单、标准、拓展层次目标。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初定的教学任务之后,为其布设拓展性题目,实现其更好地发展。针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结合其学习反馈现状,设定难度适中的题目。针对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各类简单公式运用,能理解各类数学概念。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学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集中整合来解答此类问题。在教学中为学生设定分层解答的题目,比如“x2-3x=0、x2-4x=1、x2-3x+1=0”,有目的性对学生个人能力进行有效培育,促使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有效提升[1]。
二、在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中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学习课堂是学生掌握各项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分层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在教学中要注重针对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制定教学要求,在课堂练习活动开展中保障分层教学法有效融入其中。为学生设定不同教学问题,对学生个人能力进行培育。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因式分解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定以下问题。9x4-36y2、x4-2x3+x2、x2-4x-5、3x2+10x+3,学生依次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针对因式分解中常见的公式法、十字交叉分解法、提公因式法等进行运用。或是在初中数学概率相关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课堂提出问题,“学校要在两名女生和三名男生中随机抽选取志愿者,现在要对以下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分析。随机抽取一名,恰好是女生的概率。

若随机抽选两名,其为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概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从旁进行辅助引导,指导学生独立回答,对学生个人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育。完成课堂教学活动,还要为学生布设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基于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在作业布设中要注重突出侧重点。针对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选取综合要求较高的题目让其练习[2]。针对第二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实施变式练习。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主要让其完成课本知识、课本课后练习即可,通过差异化练习方式运用,便于学生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集中解决各项问题,提高学习成效。
三、将分层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教学有效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分层教学模式,要注重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将相同水平的学生视为一个统一的学习整体。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效运用,保障分层教学法有效融入其中,这样能全面提升教学成效。比如在初中数学二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教学中,已知抛物线y=ax2+bx-3经过(-1,0)和(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kx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3]。让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写出点C坐标与抛物线解析式。②当原点O是AB重点,求出k值以及A点和B点的对应坐标。从教学现状中能得出,对于班级内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第二个问题进行解答难度较大,不仅要通过教师引导,还要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能互相交换解题思路,促使学生个人学习思维能力全面拓展,提高学习成绩[4]。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要基于流动制度展开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初中生实施有效分层,在分层中要注重对学生个人学习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应用水平等进行分析,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在分层中要注重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现状集中整合,实现灵活分组,选取流动制度让学生能自我调整。结合不同知识学习情况调整自身学习状态与学习目标,能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比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习中,有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具备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由于自身想象力受限,在学习中相对吃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提高关注度,促使其能朝着更高层次学习进步,有助于学生卸下心理负担,在学习中强化自身空间想象能力与综合识别能力[5]。
结语:
        综合上述,在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规范化运用分层教学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现状有效整合,注重遵循因材施教发展理念,为学生合理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中规范化整合相应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信心。教学活动完成以后,教师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活动,对学生学习现状集中分析,做好学习总结,促使学生全面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树萍. 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445.
[2]向美霞. 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475-476.
[3]吴佩俊. 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 学周刊,2020(10):33-34.
[4]陈开营. 基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读与写,2018,15(21):26-27.
[5]于国雄.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2018(2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