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路径浅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王永花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王永花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川北小学,甘肃省 临夏州 7316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应用题的解决水平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应用题教学,重点向学生传授解答应用题方法,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以下我将详细论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以及具体的解题方法,相关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解题路径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全面性,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科学性与灵活性,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过程中经常出现思维逻辑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教师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1.1应用题教学方法单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意识到了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按类型做题,摒弃了题海战术。但是在讲解应用题题目过程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仅仅单纯的为学生提炼有用的信息,然后利用一定的计算方法为学生讲解应用题,这导致应用题教学失去了内涵,与普通的、简单的计算题毫无差异,这种教学方法与应试教学理念一致,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和了解应用题的具体意义,也没有通过应用题教学提升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1]。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无法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1.2在应用题教学中忽视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在应用题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通过讲述丰富多彩的数学题目背景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解决应用题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这种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息息相关。但是,一些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在讲解应用题题目过程中以自身的讲授为主导,并没有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后提出问题[2]。这种直接的解题程序教学,会丧失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的最佳时机,使小学生长时间处于不合理的、机械化的学习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力。
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解题路径
2.1提升解题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数学应用题在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解答数学应用题过程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性,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数学题目的变化为基础,积极转变和优化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等。同时教师要改变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正确方,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3]。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应用题背景展示形式的丰富性,或者直接用物品为学生展示题目,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真实化的场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应用题过程中有良好的体验。


        比如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这一课后,小学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解决相关的应用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小茗同学家的客厅长为10米,宽为米,请问小茗同学家的客厅周长是多少?”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质量,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将小茗同学家的客厅直观的、动态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其中明确标出长与宽的长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2积极实施互动教学,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在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中提升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探索,通过与学生密切的交流引导学生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科学引导学生数学学习思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班级学生划分为数个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了解正确的应用题解决方法,并制定和实施完善的竞争制度,让学生在活跃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解决数学题的主动性[4]。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要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要求解题思路正确、明确的小组代表教师为同学们讲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比如在解决《圆柱》这一课的应用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并且在其中合理注入趣味性较强的元素,提升学生参与解题的主动性,从而构建完善、高效的应用题教学课堂。
2.3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中,解决问题和理清学生应用题思路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学生能力全方位发展,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面临具体生活场景中能够主动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当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思维后,将使用数学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并合理地使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难题。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后,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鼓励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自主设计应用题[5]。在设计开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路,让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变换的图形,并鼓励学生正确总结图形变化的规律。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小学生将会在生活中自觉的留意相关的场景,并结合数学知识深入思考,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
结语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模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创新,但是在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不足。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提升解题教学方法的丰富性,重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应用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承义.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S1):148-150.
[2]欧惠霞.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其策略[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19(1):61.
[3]张丽芳.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 祖国:建设版, 2019,(09):116.
[4]刘月红.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2):23.
[5]夏洪新. 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9, 000(01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