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宁宁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文明程度都在提升的基础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全面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中职院校主要为社会输出技术型的人才,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法律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才的必备要素之一。对于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要进入社会工作,因此,法律知识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可以自觉的遵纪守法,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出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求多种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提升。在综合素质培养中,法律意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1]。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三观与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法律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理性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进行法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知识进行学习与了解,进而对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现状
(一)整体上法律知识浅薄、水平不足
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促进法律意识的形成,同时也是评判个人的法律意识与水平高低的主要的论据。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经历了中考的失意,因此,在理论知识水平上与综合能力上与其他学生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主动学习方面的能力不足,因此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2]。缺乏法律知识,水平比较低是中职学生的常态。再加上法律意识的淡薄,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存在法律观念不清的情况,所以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行为不能进行准确的判别,遇到事情之后比较容易出现冲动行为,甚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
(二)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意识单薄
在法律意识中,法制的观念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在进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的教育还是比较欠缺的[3]。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经历了中考的失利,法制的观念与意识也没有在大脑中形成。在法律意识淡薄的影响下,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触犯到法律的红线。在社会中,每一个人时时处处都会涉及到法律的问题。例如,学生为了补贴自己的生活经费,在学校中做一些商品销售的小生意,认为自己的行为既可以赚到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又方便了其他的学生,然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意识中还是缺乏法制的意识与观念,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二、中职院校的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在中职的教育中,法律基础知识属于德育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律知识的教学则是渗透与穿插在思想品德等课程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也是将教学的重点内容放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部分,法律知识教学在中教学中所占的课时也是极其有限的[4]。因此,想要有效的提升对学生的法律意识与专业知识的教学,在加大法律专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法律知识教学的课时与内容,进而有效的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学校与教师应该及时的为学生针对各种法制热点召开讲座或者座谈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而有效的学习法律知识,在提升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辨别能力进行提升。组织模拟法庭、召开讨论会、专题讲座等等一些实践活动的召开,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在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会受到法律知识的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观念。
(二)运用新媒体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学生接触的事物都比较新鲜,如果还运用传统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宣传与教学,并不能实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与宣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与宣传,将法律与法规的知识及时的传授给学生。网络与新媒体在教学与宣传的过程中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进行使用。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创设一个法律信息的平台,其中可以包含的内容有法律基础知识、普法栏目、法律信息等等,同时也可以借助两微一端向学生进行有效的宣传,通过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进而实现普法的目的。此类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也会有一定的掌握,进而可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创造良好的家校环境
中职阶段的学生,在自控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外界环境容易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避免校园网中出现不良的信息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同时要加强校园的治安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监控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5]。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的教育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家长要积极的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与品德,健康、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抵御外界的各种影响,在法律意识增强的同时,学生也会逐渐建立起健康的人格。
三、结束语
学校是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地方,但是社会才是学生以后要进行发展的主要的空间,因此,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要加强,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的环境,通过法律知识的教学与宣传,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薛新华.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2):243-244.
[2]王鹏.浅析中职学生新形势下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制博览,2019(25):296.
[3]苗丽云.探索改进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62.
[4]张秋菊.探索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路[J].法制博览,2018(33):256.
[5]杨文涛.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探析[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