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
湖南省长沙市金海高中,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0
摘要:随着时政热点在高考政治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愈来愈多的政治教师在教学以及高三复习中都会引入时政热点,以达到教材内容与热点新闻有效结合的目的,而如何能够把时政热点有效地运用到高三的政治复习中去,这是政治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基于此,作者探讨了时政热点在政治的一轮复习中如何运用,以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时政热点;高中政治;复习
设立高中政治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用多个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并能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实际与时事新闻中。高三政治复习便是将前两年的政治学习进行有效整合,将分散的知识点归纳到一起,而将时政热点运用到复习当中,能够让学生灵活思维,学会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并将其与脑海中的知识点对等。
一、政治一轮复习结合时政热点的意义
政治教师在高三一轮复习的主要重点是将知识串在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同时系统地梳理重难点与易错点并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在整理教材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将目光放在近一年的时政热点上,因为高考政治的题目类型除了选择判断,便是材料分析题占的分数比重最大,而材料分析题的背景往往选取的是便一年以内的时政热点,它借助热点创设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有关时政热点的材料分析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提取与理解题目中信息的能力,在于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在于考查学生是否会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复习时需要将时政热点与复习内容相结合。复习时通过结合时政热点,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能力,同时提高政治复习的效率。
二、时政热点运用在政治复习中的途径
(一)合理利用课间十分钟
高三的复习时间十分紧迫,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政治,课间的十分钟休息时间也依然严格要求学生背诵记忆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本就高度集中,学习压力也大,好不容易捱到下课,但教师的要求使得学生脑袋里的弦依旧紧绷着,身心得不到适当地放松,最后难免死记硬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课间十分钟固然重要,但教师要懂得劳逸结合的道理,要学会转换思路变换学生的记忆方法。在课前的休息时间,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分组对时政热点进行播报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政治内容的理解记忆。组内的学生回家后先对当天的新闻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各个角度选取至少两条新闻并分析它们背后的政治知识点,再交由播报的同学进行整理,第二天在课前花费几分钟时间播报新闻,引发学生讨论。
例如,学生可以播报有关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新闻,2021年是步入新的五年规划的时期,因此它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通过播报学生可以分析出内容背后的知识点。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做到时政与知识的有效结合的目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以及分组合作的能力,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也被合理地利用起来了,同时播报时事新闻可以引起学生了解新闻的兴趣,达到学习与知晓国事双赢的局面。
(二)复习前引入时政热点
政治教材中的许多概念都较为抽象难以下手,在复习时不方便学生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在复习前引入时政热点,想让学生明白和了解热点,之后再展开当节课的复习。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热点紧密联系,能让学生的复习效率显著提升。比如在复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对有关十四五新闻播报的内容讲解,再深入分析它的主要规划内容,同时引入复习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国力发展情况,为后续的复习提供指导,牢固基础。
(三)复习过程融入时事展开讨论
政治教师是学生在高考复习中的指路人,他们需要引导学生将复习内容与时政热点融合起来,展开讨论与分析,加强记忆。在复习“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阐述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现状以及本地的消费水平情况,比如在经济发展刺激消费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消费自制力变差,明知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好,却还是以卡养卡、以贷还贷,东西多了但口袋的钱却少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不止债务增多,一旦还不上钱他们便会担负法律责任。教师让同学们针对这些情况综合性地分析,讨论这类情况造成的后果,最终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能树立正确消费观,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教师结合现下的时事热点展开复习,不光能大幅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端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
(四)习题结合时政热点
政治课堂的随堂测验以及课后的模拟习题都是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做题是检测学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多准备一些有关时政热点的试题。随堂检测可以随时随地测验学生当节课复习的掌握程度,同时在做时政热点的材料分析题时,也能让学生快速准确的提炼关键信息,阐述观点,而课下做模拟习题,能让学生在没有押题的情况下掌握热点。教师在布置习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质量,不易过多,注重精讲多练,避免题海战术,在讲解时也要给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讲明白答题技巧,并让学生标注错题难题,强化理解[2]。
(五)设立时政热点专题
时政热点是高考材料题的素材,它涵盖范围广内容多,需要设立专题进行统一讲解,但是大多教师都只注重传授与结果,忽略了探索与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复习效果也便提升不起来。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梳理出国家人民共同关注、有关民生国计的热点与话题,展开重点探讨与分析[3]。比如新冠疫情、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建党100周年、国内国际双循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热点都可以设立专题学习。
结束语:
教师将时政热点融入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中是正确的决策,能让学生完全掌握并消化政治知识,为他们在高考的时政考核奠定了基础。复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教导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复习知识,提升他们复习的自主自觉性,提高政治素养,并学会用辩证的思想看问题,最终具备理论结合实际问题时能分析并解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费莉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J].华夏教师,2019(27):64.
[2]魏红.提高高考政治总复习效率八法[J].青海教育,2018(10):28-29
[3].杨洋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须抓三个关键点[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