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费辉进
[导读] 历史学科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我国历史教育的核心素养更是包含了唯物史观

        费辉进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秦邮初级中学,江苏省 扬州市 225600

        摘要:历史学科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我国历史教育的核心素养更是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通过史料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历史解释与知识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影响初中生的历史思维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念和情怀。面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明确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积极挖掘史料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部分
        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不关注历史知识中蕴含的人文教育内容。这样的教师认为人文素养教育与历史学科关系不大,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没有益处。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积极开发和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重视学生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培养,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历史价值观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与处事哲学,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挖掘初中历史资源的德育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人格与正确的三观。初中历史教学中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人史观,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不断拓展历史教学知识与内容,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乐观坚韧的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外界信息对初中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此时没有教师与长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三观,影响自己的成长。初中历史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属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挖掘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客观的态度面对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迁,尤其是对于多元化文化与观念,学生更加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站在自己的思想立场上看待不同的文化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历史观。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科的性质比较特殊,尤其是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同时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模式,能够在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总结经验,并将这样的经验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然而当前大多数历史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对教材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念稿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和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历史学科不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很多学生在课上更是出现公然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严重影响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历史学科教学情况来看,其中很多教师都只是简单地将板书变成了PPT形式,在课堂讲解方面并没有进步,这样就很难提高课堂效率,影响教学质量[1]。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思想学习,提升思想觉悟,主动寻求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满足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将人文素养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初中生正值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行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导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
(二)挖掘教材人文内容
        要想落实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就应该不断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并在课堂灵活应用人文教育资源,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提炼出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案例与素材开展教学,在加深学生历史认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丰富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相关的网络资源,将历史事件中的人文素养相关内容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3]。
        比如,教师在进行戊戌变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讲解戊戌六君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对人物性格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以人物事例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进行史料对比教学
        通过史料的对比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内涵的认知,进而发现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先从历史事件的普遍性出发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具有承上启下、破旧立新意义的实事件,为了增强学生对类似事件意义的把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事件前后史料进行纵向对比,就能够有效地探究出事件的深层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带领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背景以及原因,增进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培养其历史解释素养,提高精准教学的水平[4]。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南昌起义相关史料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从概念的角度切入课程,为学生介绍南昌起义的事件背景,并引导学生对南昌起义前后我国两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对比,深挖解放战争历史概念下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丰富史料内容,主动挖掘历史教材的人文资源,给予学生不同的历史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04):97-98.
[2]谢而馥.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9(05):199+198.
[3]罗青.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策略研究[J].中华辞赋,2019(01):26-27.
[4]陈秀丽.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9(03):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