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茶马镇大田中心幼儿园,贵州省黔西南
561403
摘要:文章从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中表现出的问题入手,探究现一阶段能优化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效果的方式方法,希望借助这一研究为后续幼儿园教育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践
前言
游戏作为一种紧贴幼儿天性的活动,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游戏蕴含的教育意义也逐步体现出来,尤其在《3-6岁幼儿成长指南》普及依赖,将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了现一阶段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呢?下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问题
(一)教学游戏化的目标不明确
由于教学游戏化举措在幼儿园教学中普及的时间比较短,这就导致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游戏化时容易遗漏教学游戏化的教育意义,将游戏作为教学游戏化的侧重,从而影响了幼儿在这一环节的收获,削弱了这一环节教学的成效[1]。比如,在进行“认识数字“1””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游戏后会忽视幼儿对“1”的认识,导致课堂重心偏移,影响幼儿对这一环节“1”的领悟,也为后续教学造成困难。
(二)游戏化氛围营造不够真实
受传统幼儿园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游戏化时习惯单从语言层面(即只用口头表述为幼儿呈现游戏规则、情景等)指导幼儿展开游戏化学习,这一情况就很容易影响幼儿在教学游戏中的沉浸感,降低幼儿参与教学游戏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幼儿在教学游戏中的收获[2]。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方法
着眼上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时体现出的问题,笔者建议教师在后续教学游戏化中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游戏化的效果,以此帮助幼儿成长,并未后续幼儿步入社会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一)紧握教学游戏化的目标
明确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目标是保证这一环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在后续教学游戏化时,教师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教学游戏化的目的是为了向幼儿传递知识,不仅仅要将教学游戏化的重点放置在玩乐上,也需要将教学游戏化的重点放置在教学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游戏化的效果,让教育这一核心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实现预期的教育。比如,在组织幼儿开展“情景识数”小游戏时,幼儿很容易因为教师提供的丰富情景而迷失自己,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小猴子向山洞里运了几个小香蕉了?”等,帮助幼儿重回识数游戏的重点,实现在这一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成效。
(二)营造差异的游戏化情景
从以往幼儿园教学经验来看,不同年龄幼儿适合的教学游戏化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优化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成效时,教师也应着眼于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的为学生营造具备一定差异的教学游戏化情景,以此提高这一游戏化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前,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幼儿园招收幼儿的年龄进行划分,将幼儿划分为“3-4”、“4-5”、“5-6”这三个阶段,并根据这三个阶段幼儿参与游戏的能力设计符合他们理解的游戏情景,借此提高教学游戏的效果。以3-4岁幼儿教学游戏化设计为例,在设计这一阶段幼儿教学游戏化时,教师可以紧贴这一阶段幼儿成长的特征和日常生活中喜欢看动画片的兴趣出发,组织幼儿开展“情景对话”的小游戏,通过这一小游戏激发幼儿说话、表达的兴趣,实现这一阶段教学游戏化的魅力[3]。
(三)选择不同的游戏化方式
游戏化的方式是影响幼儿教学游戏化效果的关键,从以往教学游戏化的经验来看,教师应结合幼儿对教学游戏的反馈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游戏化方式,借此丰富教学游戏化的内容,同时提高教学游戏化的效果。比如,在面向5-6岁幼儿开展教学游戏化举措时,教师可以适度将教学游戏化的范围从教师拓展到幼儿生活中去(譬如,在设计“认识水果、蔬菜”课程游戏化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深入到菜市场中去,凭借指导幼儿与菜市场这一真实情景接触的方式,提高幼儿对水果、蔬菜的认识),通过让幼儿参与生活实践的方式收获更好的游戏化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中组织“幼儿园大集”的小活动,凭借这一小活动让幼儿参与到菜市场这个蕴含丰富知识的情景中来,凭借这一情景中的各种小游戏,获得更大意义上的成长[4]。
(四)引导幼儿有效参与教学
在实现上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举措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参与教学游戏化的程度,确保每一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这一教学游戏化的普适性,帮助幼儿在在教学游戏中获得成长。比如,在后续教学游戏化环节,教师应在游戏起步环节更着眼于幼儿需求(譬如,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选择现阶段幼儿喜欢的《小猪佩奇》、《托马斯小火车》等内容出发,借助这些动画片的人物为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演示游戏,以此确保幼儿都能了解教学游戏的规则,为后续更好的参与游戏打下扎实基础),选择符合幼儿能力的内容和问题调动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以此为后续教学游戏化埋下伏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分层”的思路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去,凭借这一分层内容的应用满足不同能力、智力水平幼儿的不同需求,保障他们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获得最好的游戏教学效果[5]。
结语:
综上,恰当的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不仅能推动幼儿身、心两方面的协调发展,也能在根源上启蒙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力,所以,在未来幼儿园教育改良中,教师应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发展的进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幼儿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嵇麟越.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9):273-274.
[2]谭贺楠.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实现探究[J]. 神州,2020(12):143.
[3]张晴晴.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探究[J]. 文存阅刊,2019(25):186.
[4]万宏飞.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现的途径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4):50.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44.047.
[5]孙成娥.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中的实践研究[J]. 中外交流,2020,27(1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