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罗钦荣
[导读]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关键时期,
        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罗钦荣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福建省三明市3653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关键时期,将思维导图与文本解读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有效增加文本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能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文本的内容与结构,实现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解读;思维导图;优势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可为其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将会影响到其语言输出和输入的质量。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将文本中的内容有效串联起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拓展中,这样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
        一、应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的优势
        第一,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无论是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阅读都是学习和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思维导图能够将看似局限在教材以及课堂中的知识点,借助发散的方式进行拓展和扩充,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第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英语的教学并非是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个简单的题目,而是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能够自行解决日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难题。思维导图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一个问题出发联想到同一类型的问题,掌握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自我分析、自我思考、自我解决。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使其能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优化英语教学的模式。教师如果始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将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式,还能有效生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思维导图能够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内,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的应用
        (一)以图激趣,导入新课
        在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课前预习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能够为学生上课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1]。为了使学生能够从预习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可在预习环节中加入思维导图。在上课时,教师可充分分析教材内容和文本内容,为学生绘制较为简单的思维导图,并将其与学习资料、微课视频等同时发送给学生。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预习知识,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简单思维导图完成内容的填充。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带给学生更多的灵感。
        例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Our school life中Section C的Jane’s Day时,教师就可在上课前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图1 Jane’s Day的思维导图
        教师需保证思维导图内容的简单性,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灵感即可。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内容的填充和完善。在上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各自绘制的思维导图,并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和交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获取更多的灵感和想法。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实现“温故”,还能在预习过程中激起对“新知”的学习和探究欲望[2]。
        (二)解读文本,疏通脉络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提前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带着问题重新阅读文本,该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和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但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阅读教学中,只是将文本中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利用表格或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单纯地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填写答案,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难以从整体的角度去阅读和解读文本,难以发现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在关联。此时,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3]。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还能准确把握文本、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和脉络,实现学生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无论是利用精读方式,还是利用略读方式,教师就可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从根本上激活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中Section C的文本时,教师除了要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简单的思维导图后,还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探究文本中的细节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同时,学生还可进行思维导图的适当拓展和延伸,除了文本中的England、Australia、China,学生还可拓展一些当地的天气和季节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让整个文本中的内容、思路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还能锻炼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在完成课文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后,教师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锻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同时也能借此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程度,夯实学衡的知识基础。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复述文章也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这不仅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学生运用和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可定期开展思维导图相关的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在完成阅读后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是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思维导图完成文本的解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能实现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稳步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在上课前为学生展示一些较为简单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在上课时借助教师的引导填充思维导图的内容,同时在课后拓展中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最终实现学生阅读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鑫.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黑布林英语阅读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v.33;No.139(08):41-43.
        [2]王文轩,张哲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08-109.
        [3]张银亚.融入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研究[J].校园英语,2019(1):104-106.
        本文系三明市初中英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ZXKTC-1958课题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