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隘洞中学,广西河池
547000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它把“情感、态度、价值”作为构成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改变了过去教学只注重“知识能力”的局面。拓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领域,迫切需要情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情感因素;学习障碍;学习策略;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同时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完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在当前由应试教育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研究了情感因素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受地理条件、家庭环境、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设施、英语教师教学科研氛围缺乏,教师缺乏,水平不高,农村初中英语教育实施几十年来,普遍反映的现象是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师资等资源的匮乏和留守儿童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进步。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改进应从哪个方面入手?除了智力的差异外,英语学习成绩还受到诸如态度、动机、性格或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情绪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具有激发智力、力量、调节、感染和移情的功能。只有具备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只有当学生对他们所学的东西有积极的感觉时,他们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现代情绪心理学家托姆金斯认为,情绪具有“放大”驱动的功能,情绪本身可以离开驱动,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大胆的实践精神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强烈的意志和强烈的自信将有助于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三、充分运用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应对措施
1.移情感染,潜移默化。情绪的传递函数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会传递给与他人相关的对象的功能。中国有一句成语“爱我,爱我的狗” ,生动而典型地概括了这种独特的情感现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纠正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技能,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学生“贴近老师” ,以“相信自己的方式”。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魅力,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理论水平,使自己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积极的人格素质,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喜欢英语教师,进而喜欢英语纪律。
教师作为语言输入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既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又是学生的榜样。有时,教师的情感力量对学生的影响甚于知识本身的传授。我们应该对英语有强烈的热爱,这种情感充满了自己的言行,尽可能地讲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有趣事情和成就,让学生尊重和崇拜自己。
2.及时欣赏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赏识教育”是一种以赏识和赞美为主导的教育方法,尤其适合于青少年的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给学生成功的经验,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更多的学习,更多的自信” ,这是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他的《学生观》一书中提到的。欣赏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教育中的表扬是对学生良好行为的肯定。通过表扬和奖励,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优势,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和优势。赞美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艺术,正确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了解学生的优势,并真诚表扬,使学生具有一种接受、认同的心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可以,他可以,你告诉他不行,他不行。这一原则也符合当前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一旦孩子们得到老师真诚的表扬,他们就会有积极的力量,因为孩子们有炫耀的欲望,他们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就越想做得更好。渐渐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维表现、知识水平都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学生更关心老师对他们的批评和表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心理上的幸福,学习上的积极。教师的话语会给学生成功地喜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信心。
3.在课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的情感反馈。当学生完成一个小时或一定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应及时评估学习效果。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合理,实事求是,适度,不夸大,不退缩。如果表扬不准确,学生会产生疑问,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其次,评估应该是真实的。只有用真情表扬,学生才能给予积极的回应。真诚的表扬会使学生真诚地感染,树立“我将在未来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此外,表扬应及时,学生学习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然后在未来做得更好。
结束语:
农村儿童在教育中属于弱势群体,在英语教学中,他们无疑也是弱势群体,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将使学生在人生中失去许多选择,成为不仅仅是弱势群体的教育,也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恶化。因此,在客观教学条件不如城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转向学生的主观感受,通过巧妙地控制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成为未来的强者!
参考文献:
[1]赵咏梅.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J]. 文理导航, 2019, 000(004):P.36-36.
[2]赵华芬.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探析[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14):215.
[3]苏玉环. 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探析[J].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9, 000(006):P.176-176.
[4]屠丽英. 提升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主题语境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 考试周刊, 2020, 000(038):95-96.
[5]魏青青.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20, 000(00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