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张鹏珺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倡导之下,

        张鹏珺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六中,江西新余338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倡导之下,音乐教育也就越来越在提高学生的美育、德育等教育质量中受到高度重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都开始注重对学生艺术审美的培养和教育。因此,音乐教学自然就成为各学段学习所格外关注的学科之一。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精神文化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流行音乐是在丰富多样的社会流行文化中孕育而出。本文便从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出发,着重研究初中音乐教学融入流行音乐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流行音乐;融合策略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文化艺术事业带来了长足进步,全球化进程也给社会流行文化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其中受影响颇深的便是九十年代流行音乐的快速兴起到如今已经成为音乐艺术的核心力量。流行音乐因其旋律朗朗上口、容易传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初中生占据了其中绝大部分力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让音乐教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开始尝试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借助流行音乐的“流行”、“简单易教学”、“传唱度高”等特点,丰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使音乐课堂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音乐学科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往往只是围绕音乐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甚至只是简单的在课堂上进行教材歌曲的教授,由于音乐教材的编撰时间过长,且较少有更新,因此,音乐教材的内容已经严重脱离了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学生对音乐的认知[1]。教材歌曲难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容易促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逃避文化课业压力的避风港,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仅仅只是放松娱乐,缺乏对音乐的规范性学习,很难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众所周知,音乐已然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音乐教学也理应做到与时俱进,且充分以学生兴趣为指导,引导学生真正热爱音乐艺术,才能从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审美的提升。由此可见,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巨大地推动了音乐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革新。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关系,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更新慢,内容陈旧的弊端。新课程改革所推进的音乐课程目标明确规定,音乐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依托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导,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流行音乐由于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时代特性,不同时代的人喜欢的流行音乐类型是不同的。例如,80年代爱摇滚,90年代听民谣,00年代则喜欢说唱,也就是说每个时代的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喜爱度都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流行文化紧密相连。

因此,在将流行文化融入进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可行性的实施策略选择,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易于学生所接受的歌曲,以及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教室,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精选歌曲,保证音乐教学质量
        因社会文化复杂多元,根植于其中的流行音乐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能够有助于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音乐审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薄弱,自控能力和意志力都较薄弱,社会流行文化中夹杂着糟粕部分容易给初中学生带来一定心智的伤害。因此,在选择流行歌曲时应该充分考虑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认知和兴趣导向,精选优秀的、能够帮助学生成长的流行音乐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而一些两性情感过重音乐则不适宜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在歌曲的选择方面除了要考虑到挑选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该注重歌曲的选择既要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要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例如,《隐形的翅膀》《最初的梦想》《追梦赤子心》《我曾是少年》等流行歌曲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多选方式,促进教学多元发展
        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也应该紧跟时代的部分,采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多元化发展。采用多媒体设备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音乐知识,创新和丰富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方式。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是依靠教师播放音乐,现场教学,很难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当前音乐教师融入流行音乐可采用音视频结合的方式,通过观看电影和欣赏音乐,达到学生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学习《大鱼》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大鱼海棠》这部电影,让学生深入歌曲情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三)深耕内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之所以美是因其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流行音乐亦如此。这就需要音乐教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歌曲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感,促使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感悟美,从而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流行歌曲内涵,对所学流行歌曲的创作灵感、创作特点、风格特色,以及作者情感、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学习李荣浩的《年少有为》时,充分引导学生把握歌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挖掘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流行原因,不要仅仅只是教唱歌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唱,还应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进而得到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结语
        当前社会中,流行音乐已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中。尤其深受学生的青睐,流行歌手也深受学生喜爱,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就需要结合时代热点和社会流行音乐文化,将初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流行音乐通俗易懂,且极其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有助于初中音乐教学构建起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促进美育、德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潘世强.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融合研究[J]. 科技教育, 2020,(08):164-166.
[2]郭鸽. 探讨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