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刘书玉
[导读]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刘书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中心小学,广西防城港538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与美术课程进行适当融合,借助美术专业知识来改变生活,使得小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这也就表明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着很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将生活化教学引入美术教学,中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拉近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成长。本次研究主要以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提升生活化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期待小学生的综合算得到提升。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美术;有效教学

        其实不只是小学生,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够随处见到美术的痕迹,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地联系。但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美术又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差异,美术教师需要明白美术教学不应该是被束缚在刻板印象中的,而应该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展开,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现出美感知能力的提升,此外,小学美术教师还需要加强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融合,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生活感受到美术魅力,提升个人美术综合素养,从而全面成长。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以教师角度入手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是最显著的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年以来,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已经越来越高,但还是存在一部分非专业类的美术教师。这部分非专业类的美术教师自身美术素养缺乏教育理念,也落后于专业教师,这样的状况也对小学美术整体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从学生角度入手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智发育不够完全,自主学习意识不足。很多时候他们都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不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另外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只能完成简单地模仿,并不能借助美术创作来展现出自己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会越来越低,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无法意识到美术教学的真正魅力,美术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三)从社会角度分析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都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很多教师家长也都忽略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美术教学开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纵使这样,还有很多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虽然会组织开展美术教学,但并不能发挥出其教学效效果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培养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激发兴趣
        小学美术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图片、文字,以及对绘画技巧,审美艺术的表达,可以说小学美术教材就已经为学生的美术素养养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相对而言,教材中的内容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小学美术教师想要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就需要以教材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创新,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画面或者事物画出来,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具备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学生的审美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2]。
        比如:在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阶段,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材中关于春天的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去发现春天蕴含的美。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之美用画笔分享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合作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交流中得到思维的拓展和技巧的提升[3]。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高,学生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和思维形成得到了一定的推进。
(二)增加户外活动,培养观察力
        对于任何课程而言,其学习过程都与实践操作息息相关。小学美术教学也是一样,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美术教师都只是让学生不断地练习,这种机械化的反复练习方式,虽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但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阻碍,以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4]。除此之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也会感受到压抑和乏味,并且会失去对美术教学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小学美术教师为了缓解这种状况的出现,就必须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在现实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美术课堂尝试转移至户外,让学生能够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在生活化的视角下完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花朵小草的绘画技巧时,就可以将学生带领到花坛草坪等地来,近距离的观察花朵小草的细节和具体形态,在观察花朵的时候,学生需要观察花朵的具体颜色,花瓣的形状以及花朵的大小,不同花朵之间有着怎样的异同点,甚至还要观察花蕊处的细节形态[5]。在整个观察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进行绘画创作,这种状况下学生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一定是有所不同的,学生的思维方向也得到了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就一定要以生活化的视角来展开教学。只有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才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提升个人审美能力。本文主要以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提升生活化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期待小学生的综合算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万福志.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9):214-215.
[2]陈雪锋.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243.
[3]平秋雪.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9):59.
[4]康毛毛.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8):15.
[5]陈秀环. 生活化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2021(20):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