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许艳平
[导读] 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提高教学有效性

        许艳平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六中学,湖南长沙410324
        摘要: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上以单独讲授为主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指导提前预习全面做好准备,创设生动情境与激发主动思考,引领自主探究与深入掌握知识,适当延伸拓展与进行科学评价,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以上途径,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好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前准备;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延伸拓展

        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做好全方位的转变,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还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引入丰富的图文与视频资料,同时要借助多媒体工具与新媒体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索中。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同样遵循这个道理,教师需要将传统上被动传授生物知识的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生物知识的模式,去互联网上收集和整理分子与细胞、遗传和进化、稳态与环境等的电子课件与微视频资料,借助多媒体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化教室等,创设与实施多媒体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课堂的学习与探究中。
一、指导提前预习,全面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教师需要根据生物课程主题与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与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运用文本、图片与视频等与生物相关的教学资源,创建教学案与电子课件,并制作预习学案[1]。教师可以将预习学案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指导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可以为课堂学习全面做好准备,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例如,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上册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课,教师需要在熟悉本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建构教学案、电子课件和预习学案。以预习学案为例,一般需要融入的内容有:一是学习目标,熟悉组恒细胞的元素,理解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因素,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与蛋白质的方法等;二是加入图文资料,提出问题,比如:检测生物组织的组成物质的原理是什么?人体为何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三是加入练习题目,主要是巩固本课的知识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全方位准备。
二、创设生动情境,激发主动思考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2]。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生物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运用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与生动直观的微视频,创设生动情境,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探究,更好导入生物新课程的教学。


        例如,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上册的“人脑的高级功能”,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认识人类语言功能和大脑皮层语言区关系,人类记忆过程和记忆与学习关系,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是情绪。结合以上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创设三大生活情境,比如:环保问题的辩论比赛,清晨学生在背诵课文,小王考试成绩不好感到伤心。然后,教师可以结合生动情境提出问题:辩论赛上,是人类的什么功能发挥作用?人类如何记住文字?动物也有类似伤心的情绪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更好引入本课教学,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三、引领自主探究,深入掌握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上单独讲授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创设一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任务,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参与到生物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中,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生物知识[3]。教师需要为学生留下部分时间,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展现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下册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与受精作用,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玻片等。基于以上内容,教师可以布置与以上相关的三项自主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自主观察、讨论分析、实践操作和归纳总结等,完成相关任务。在若干分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代表进行展现,展现各小组的自主探究成果,教师先进行点评,然后进行总结,比如减数分裂的过程分为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又细化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通过做好点评与总结,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掌握本课的生物知识。
四、适当延伸拓展,进行科学评价
        新时期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生物知识内容,除了讲解教材中的知识,还需要适当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课外知识理解生物知识内容,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生物知识,更好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主要是鼓励性质的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上册的“免疫学的应用”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免疫预防、免疫治疗、移植免疫等知识,认识到免疫预防分为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在知识拓展中,教师可以与新闻和生活化的内容相结合,比如:新冠肺炎疫苗就是一种灭活疫苗,需要注射抗原,属于免疫预防中的人工主动免疫;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在治疗时,曾经用到免疫治疗等。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需要根据高中生物的课程知识内容,明确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熟悉高中生的基本学情,运用丰富多样的生物教育资源,借助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多项课堂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更好掌握生物知识,进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培养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进. 浅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 名师在线, 2019, 000(015):P.4-5.
[2]李玉龙. 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种途径[J]. 读写算, 2020(30):142.
[3]肖奕辉. 浅析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7(4):00130-00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