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旗
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庐山中学,江西省九江市332000
摘要: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为更好实施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教师根据小班化教学的主要概念,结合初中生物实验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初中生的生物学习基础与实验操作能力,以提高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为目标,组织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通过分析基本学情与做好教学准备,提供预习资源与完成课前任务,创设实验任务与指导实验方法,布置分层任务与进行多元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效落实以上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好参与各项生物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生物实验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小班化教学;生物实验;合作探究
关于小班化教学,没有确切的概念,一般认为是在一个学生数量较少的教学班开展教学活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更加重视与落实小班化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落实小班化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从教学过程上看,小班化教学能够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生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凸显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生物课程教学效果;从教学结果上看,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好享受生物教育资源,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实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学习习惯。实验是初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为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落实小班化教学。
一、分析基本学情,做好教学准备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为更好完成生物课程教学任务,需要分析学生基本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教学准备[1]。教师通过认真观察、问卷调查与全面分析等,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与学习基础,熟悉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实验等能力,根据这些内容引入针对性的教学资源,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还可以将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中,分层布置学习任务,研读教材,搜集素材等。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的“植物细胞”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在基础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性特征,将不同学生融合到一个小组中。教师需要准备实验材料,规划好实验场地与实验步骤,提前说明注意事项。以准备实验材料为例,一般需要准备显微镜、镊子、载玻片与盖玻片、小刀、纱布等工具,以及洋葱、碘酒等材料。在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参与这项生物实验。
二、提供预习资源,完成课前任务
为更好实施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课堂实验的效率,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验的相关内容,以及初中生的实验操作基础,设计与制作多种实验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实验预习资源,布置相关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任务[2]。一般而言,教师需要根据生物实验项目,自制课件与学案,提供一些适合小组合作实验的预习资源,制作小组合作的评价板。教师需要布置课前实验任务,发放实验报告单,让学生在实验课程之前做好全方位的准备,这样更利于小班化教学。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提出问题是:绿叶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实验相关学案与视频资源,让学生作出假设,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基本都能作出假设:绿叶在光照下产生淀粉;同时设计运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减少不安全因素。教师需要根据小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与总结。
三、创设实验任务,指导实验方法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实验是基础内容,通过实验可以理解诸多生物基础概念,也可以探究未知的生物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教师需要发挥小班化的优势,根据生物课程内容,创设一些简单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与具体操作实验。为帮助各小组更好实验,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方法。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的“人体的呼吸”章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探究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实验任务,目的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在教师的引领下,各个小组只需要准备锥形瓶、玻璃管、澄清的石灰水、橡皮管等基本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主要是:做好实验装置,向两个锥形瓶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缓慢向锥形瓶中呼气和吸气,观察瓶子中的变化。为帮助学生更好操作这项实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对照法等进行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比如:锥形瓶中的石灰水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布置分层任务,进行多元评价
由于不同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与操作能力也具有一些差异,因此在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差异性,布置一些分层任务,让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不同的实验任务,从而更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实验教学之后,教师还需要及时评价与科学纠正,进行多元评价,以此更好完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成效。
例如,在关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生物实验中,这个实验的总体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用到金鱼藻、大烧杯、比例管、短颈玻璃漏斗、橡皮塞和卫生香等实验器材,包括多个实验步骤,因此教师可以设施分层实验任务。比如:对于能力低的学生或者小组,只要求准备实验材料、明确实验目标和知道实验结果;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或者小组,在以上基础上要求设计实验的方法与步骤;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小组,需要完成整个实验操作。在实验评价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小组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多通过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参与生物实验的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教师需要更好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根据生物实验教学的现实情况,探析初中生的个性特点、生物学习基础与实验能力等,引入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与开展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洪超. 农村初中生物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9.
[2]王影.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000(006):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