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慧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柳州 545002
摘 要: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下,动漫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漫企业逐渐从“贴牌生产”转向原创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应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动画产业走上原有道路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创新驱动 ;动漫专业; 培养模式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创新驱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高铁、互联网经济、量子技术、大规模工业制造等领域已经完成了动力曲线超越,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创新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高速铁路、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3d 打印、云技术、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创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国家正在努力改善创新和创业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大规模创新正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存在的问题
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经济发展充满动力。高职院校是动画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培养动画人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定位单一
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的培养方向相对单一,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动画制作人才,忽视了学生在动画文学、动画创作、动画营销、动画衍生品等方面的培养,导致整个动画文化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的就业困难。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动漫创意人才队伍、营销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企业招聘难度加大。
2.重视软件技能操作,轻视动漫艺术创作培养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原创动漫人才短缺,主要是软件运营商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动漫创新能力的缺失,高职院校部分动漫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动漫软件,而且动漫教学过程中使用了MAX、MAYA等软件,忽视了学生原创动漫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学生成为熟练的动漫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
3.部分动漫专业学生艺术素养较低,艺术创作成为无源之水
艺术创作不是空中楼阁,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在浓密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稀疏的头发,动画创作者应该广泛地接触其他艺术风格,吸收其他艺术的营养,吸收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一种深思熟虑的动画内涵。20世纪的“中国学派”动画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在于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精神内核和外在表现形式上都是民族性的,艺术民族性是动画产业的不竭源泉。目前高职动画专业的一部分重视软件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有太多的技能课程,缺乏传统的文化和艺术课程设置导致一些学生的低艺术素质。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改革教育观念,适应新的动漫形势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过去的单代工的模式转变为自主创新模式。
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如果动画教育仍然只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将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也难以为动画行业的合格人才输送。动漫教育应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区域产业规划,创新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研究生。学生的就业直接面向企业,企业的需求是办学的指挥棒,高职院校不仅要从宏观上满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而且要分析对口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为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
2.改变培养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培训目标决定培训人才的类型。目前,高职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缺乏时间性和科学性,学校部分是培养人才的技能,而学校很少开设原创动画、动画文学、动画营销等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这使得一部分动漫人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也导致了一些动漫学生就业的困难。因此,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应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进入职场后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在课程设置上转型
高职院校部分动画专业在技术课程设置上倾向于开设动画,缺乏动画文学、动画创作、动画营销等课程,主要开设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技术、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网页动画设计、计算机设计等课程,导致人才培养技能比较接近,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需要原创性课程,还需要哲学、文艺等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积极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在动画专业的技术部分往往开设动画专业的课程,缺乏动画、动画制作、动画营销文学课程,动画主角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技术、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网页设计、电脑动画设计等课程,导致人才培养技能接近,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动画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原创性课程,还需要哲学、文学、艺术等选修课。
5.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适应动漫人才培养需求下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战略,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提供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下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所需的场所和软硬件条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保障。
结束语:
因此,专业教师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动漫人才培养需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是学校的重要资源。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在发展教师工作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教师的不断进步。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 000(007):132-133.
[2]马红.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学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的提升[J]. 文教资料, 2020(6):129-130.
[3]马迎迎. 创新驱动背景下珠海高职人才助力产业升级对策研究[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v.18;No.69(03):53-57.
[4]党铭铭. 解析基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高职产教融合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 智库时代, 2020, 000(011):P.209-210.
[5]王娜. “双创”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3D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商论, 2019, 000(004):P.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