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世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教育局,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在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家对教育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视的,但是在部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均衡的情况,影响教育不能均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在办学方面,层次不高,结构比较单一,学生升学的途径单一化,教学的过程中节奏具有一致性,学校的布局与规模不当,教学的特色也不够鲜明,这都是导致义务教育不能均衡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约因素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国家与政府层面都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我国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条件也确实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1]。但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依旧有许多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存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人们对这些制约因素也没有进行特别的关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想要顺利的推进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有一个更高水平和均衡的发展,就必须对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并尽可能对其进行化解。
一、办学主体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
(一)办学的主体类型具有单一性
办学单一是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在教育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引起的。对于一些处于比较偏远的民族地区,在办学的时候完全是依赖国家和政府的投入进行的,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公办的学校。公办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的政府会产生极大的经济负担,在维持义务阶段学校的正常运行都存在问题,同时这也使得民间的教育资源不能被充分的利用[2]。在许多民族地区,各种教育教学机构特别的少,学生的家长在受教育方面的程度也不高,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并不能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要学习知识就只有学校这一个途径。因此,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教育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更无法与城市的学校进行竞争。
(二)办学的主体层次不高
在经费投入上,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主要是以县级为主进行投入,在主体层次上具有明显的不足。在对经费进行分配的过程中,都是有县级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分配,但是在县级经费一旦不能及时的进行兑现,义务教育的推进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也就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许多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性,在办学的过程中需要的成本也比较高,教育发展的底子比较薄弱,国家拨付的资金不能支持教育的发展,使得各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二、学制安排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
(一)教学的节奏高度一致
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中,所有的学校在教学的节奏上基本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不管是处于我国的西部还是东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也不论是民族地区还汉族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是要求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之后,学生就可以顺其自然的进入到高一级的学习中。
这种教学的节奏,使得原本就存在差距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在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学生,这种差距就更加的明显,在农村地区与许多的民族地区,学生因为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差距就出现辍学的情况[3]。在许多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学生不能接受到很好的课外辅导,在加上原本接受教育的条件就有限,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不能进行很好的复习与巩固,因此,就会出现知识不能衔接的情况,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学生就会选择辍学。
(二)升学的途径具有单一性
在传统的意识与思维中,学生只有按部就班的接受所有的教学,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与耽误,才显得出教育的正统性,似乎学生只有按照规定完成规定课程才能获得升学的权利。在这种传统的意思与观念的影响下,人们也似乎已经被动的接受了这种制度,这种升学制度的沿用使许多的教育方式被放弃,同时也使许多的非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式也逐渐的失去了发展与生存的空间[4]。这种单一的升学模式,使得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被传承。例如,中医药、京剧等等。单一的升学模式,使得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去接受同样的内容与教学过程,使得一些非常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白白的被浪费,不同民族与地区的人也就失去了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的方式,因此,义务教育也就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三、学校的发展现状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
(一)学校的布局不合理
在民族地区,学校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并不方便,学生所能辐射到的地方也有限,在一些地区存在撤除学校的情况,在学校撤除之后,学生需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或者就直接住校,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的同时,学生的安全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使得学生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
(二)学校的教学个性与特色不鲜明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不适应的情况,使得学生不得不进行一些被动的选择。在一些民族地区,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教育被挤出了教育的行列,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本民族的技能与其他同学进行竞争[5]。在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同一种教育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忽视,因此,缺乏特色与个性的学校,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比较难以适应,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不能得到实现了。
四、结束语
要加强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就需要意识到义务教育具有的公益性,要尊重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在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硬件与软件进行配备的基础上,还要尊重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个性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司晓宏,樊莲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的理性困境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20,41(11):83-90.
[2]袁梅,原子茜.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6):93-102.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J].现代教育科学,2020(S1):2+175.
[4]李绘盈.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考——以崇左市为例[J].农家参谋,2020(22):260-261.
[5]李璐.雄安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挑战与提升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0(0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