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钟尤平
[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素质化教育,意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钟尤平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涧田中心小学,江西省吉安市
        343000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素质化教育,意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止局限于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现代教育应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效率的语文阅读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现状,提出提高高段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较深,只有开展高效的阅读课堂,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小学高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中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现状
        (一)高段学生的学习特性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具备学习能力,但学生在阅读时会出现一定的特性。高段学生年龄较大,想法也就随之增加,阅读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满足,对于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吸收,能够紧跟教师步伐,但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好奇心、探究能力降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使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严厉,无法耐心听讲,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由此,学生存在的一些学习问题,都有可能会限制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段阅读现状
        小学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给学习生活带来益处。但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些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应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过分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注重考试技巧的讲解,从而忽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若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但要注意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免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打击学生自信心。
        以《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为例,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考量,同时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确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以此制定的教学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能够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促使学生能够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并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踮、婪、辘”等生词。教师可以制定短期目标,也可以制定长期目标,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根据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才能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通过开展趣味性阅读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从而领悟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以《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钓鱼的启示”为例,教师在引入课题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前制作精美的课件,课上播放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比如“钓鱼的启示中,你们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关键?启示是什么意思?”以此能促使学生对“启示”进行思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启示相关的句子,教师在课上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课文情感。适当的提出问题,比如“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感受‘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共同讨论结果,获得情感体验。
        (三)强化阅读训练
        教师通过构建高效趣味性的阅读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但教师依然要强化阅读训练,以此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但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课文中存在的生僻词汇,学生难以理解,从而无法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教师应强化学生古诗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牧童”为例,教师在课上应引导学生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能够准确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注解能够想象感知诗歌大意,并能够用自身的语言进行表述,从而使学生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笛子独奏—《小放牛》,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指导学生阅读古诗。教师也应对古诗内容进行讲解,并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课文中具体的词,引导学生想象,比如“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卧”,引导学生想象“他是怎样卧的?”,使学生在阅读想象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在课上也应以“牧童”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可也将“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在语文课堂上,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课上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阅读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艺梅. 小学高段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6):48-49.
[2]杨世扬. 悟形象 读环境 理过程——指向学习力的小学高段小说教学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68-70.
[3]孟丽.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78.
[4]李怡萱.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