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王家宝
[导读] 初中语文字词在小学的积累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王家宝
        安徽省凤阳县第五中学    233121
        摘要:初中语文字词在小学的积累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基础上初中语文字词的教学仍然是重点环节,学生需要长期不断的积累,对字词的掌握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对字词的积累。
        关键词: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现状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字词的学习,而字词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常常是一词多义,需要学生用心积累、理解。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对字词的积累不是很认真,开始敷衍,因此对字词的积累量不够,影响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语文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量增加
        学生在小学语文字词的学习阶段所掌握的字词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要求学生认识的字词量不断增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一些疑惑,难度也随之而来。在初中字词的教学过程中,对字词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以前简单的认知中,要求学生会读的字词还要求学生会写、知道字词的意思。初中语文课文里出现的字词难度不断增加,不仅字型复杂而且字词的意思也是多样化的,出现了一词多义的字词。从初中开始,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课文后面的字词,在课前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各种途径去掌握字词的读音、意义,在上课时分配在认读字词的时间就要少一些,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留给学生进行巩固、运用,加深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在对文言文教学时,学生很难理解到句子的意思,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根据书上的注释去梳理文中的大意,以此达到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初中课堂上,语文老师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以及借助注释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其实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适用的,初中学生自制力还很薄弱,自主意识不够强,很多同学课后可能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认识字词上面,认为只要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字词就好了,没有必要再掌握一些生僻字,在上课时也对字词教学方面的内容不感兴趣,无心学习,那么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在习作中,不能正确使用字词
        丰富的字词积累能够提升语文的习作能力,而在初中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主要注重的是学生习作的谋篇布局和写作手法上,对文中所运用的字词相比起来就较为忽略。教师在习作过程中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和对使用不正确字词没有加以提醒,在对习作的批改中,教师也只看重学生的流畅程度,对句子的点评也是整句带过,没有逐字点评,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这方面的疏忽导致学生也对字词的使用不重视。
        (三)对字词教学不够深入
        在初中课堂上,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在对新字词的教学上也只是让学生自主解决生字词,在上课前只花几分钟草草地听学生读准字音,课后让学生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抄抄写写就好了。其实这样的字词教学,只适用于大部分学习习惯好的同学,很多同学课后根本不按老师的要求去查字典,在上课时,跟着同学就蒙混过关了,而抄写也只是敷衍了事,过后就抛之脑后。教师认为学生只要会认会写那么就已经掌握了字词的学习,但是学生只会认会读,根本不会运用,教师没有对字词进行深入分析,没有让学生运用这些字词进行写句子,忽视了“词不离句”这个教学原则。


        二、改进策略
        (一)在生活实际中积累字词
        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语文的知识,作为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字词的教学。比如七年级第一单元的写作要求是: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去看看身边都有哪些地方有字词,引导学生从电视、广告、告示等等这些途径了解,这些途径自由、随意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在家还是外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各种广告语、各种文字。在学习本单元的习作前,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广告语,或者尝试着写一则广告语,比如在公园看到的广告语大多都是爱护花草树木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一则,让学生将自己所积累的字词运用到现实中来,也为后面的写作学习打下基础。提前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字词的重要性以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就能积累字词养成随时识字的好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每个汉字都是独特的,都有它特殊的造字法,教师在对生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汉字的造字法来识字。比如在七年级《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痴”、“凝”、“瞬”等几个字词都属于同样的的构字法,都是形声字,教师在对这几个的讲解过程中,主要讲学习形声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这样的方法,去寻找书中还有哪些一样的造字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开展“识字大比拼”活动,教师出示一些生字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查字典来读准字音、理解意思,这样有竞争的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培养一定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加字词的积累。
        (三)多读、多理解掌握字词
        学生在会认字词的基础上还要学生能够读准字音、理解字意。可以利用早读或者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几遍字词。可以采取同桌之间互读的方式,你读我听,在听的过程中学习对方正确的发音,或者纠正对方错误的发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再将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去感受字词的意思,比如八年级上册的《石壕吏》这首叙事诗,这篇课文的语言描写十分传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想象当时的画面,去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会意识到之前的疏忽,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本篇课文。
        (四)重视字词的运用
        在课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用的好的字词教师可以单独讲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它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比如在七年级《观沧海》一课中,“若”字在诗中出现了两次,首先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本首诗的意思,再把“若”这个字单独拿出来让学生体会它在诗句中运用的好处,让学生感受正确运用字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同样教师在讲习作的时候也要提醒学生对字词句的运用,在对习作的评改中不能只看整体内容,还要对好词佳句进行分析,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一词一句在文章中的重要性,要正确的运用每一个字词。
        三、总结
        总之,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字词的掌握需要学生长期不断地积累。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120-121.
        [2]刘子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