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梦思
湖南省耒阳市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 湖南 耒阳 421800
摘要: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涌现出了不少新的阅读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合理的运用这些阅读教学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将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等方法融入小学阅读课堂中策略。
关键字:小学 语文 阅读能力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念还对老师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阅读方式的教学上,以听和读为主的阅读方式仍然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侧重,课前教师通常会将所有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准备在教案中,在上课时“全盘托出”,学生只是机械的进行吸收和记忆,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内容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本可以有趣的的语文知识变得乏味。学生阅读的时候提不起兴趣,最终导致了阅读成效低下。
不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进行,但是目前普及的深度还不够,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还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期,教师们虽然明白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设置了阅读相关的课程,但是阅读课上并没有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总是担心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敢放手,这种模式下学生注定无法进行有效阅读。教师在阅读课上讲方法、讲技巧、讲阅读与考试相关内容等等,这也就导致学生没有完整的大量的时间自己去探索阅读的乐趣,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
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导致阅读完整性和高效性的缺失造成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受限。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以对课文精读为主,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整本书阅读策略,并且这种阅读方法让学生的阅读缺乏完整性,不利于学生对所阅读内容的完整理解。这种阅读方法看似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开阔学生的阅读面,其实不然,精读法要求学生对一字一句进行逐一阅读准确鉴赏,这种传统的阅读方法只适用于比较碎片化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对大量的内容和完整的篇幅进行阅读,如果采用精读法则会变得耗时耗力,长时间的阅读就会让学生的阅读效率变得越来越低,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低效阅读。
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缺少阅读交流。阅读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引导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但是,目前看来教师对于阅读氛围营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阅读之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教师对阅读的干预太多,引导太少,没有培养学生之间阅读交流的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有效策略
1.用课内阅读培养学生思考和笔记的阅读习惯。
课内教材的充分利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笔记和思考习惯,对于课内精讲内容,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进性问题切入,让学生在课文预习阅读的时候跟着问题走,这样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能不断地思考问题,并且对思考的答案进行勾画和记录,整个过程不断重复就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举例说明,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赵州桥》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预习之前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赵州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请大家在课本中找出来相关的信息。
2.赵州桥的建造特点都有哪些?3.赵州桥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历史地位的原因有哪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教材中找出相关的问题答案,或者根据书中的提示进行思考、总结和记录。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就能形成良好的思考和笔记的阅读习惯。
2.利用群文阅读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利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知识掌握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对于学生阅读技巧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还是以小学部编版教材为例,课本中提出了对不同文章的阅读要求,比如有些文章要求精读,有些文章要求泛读或者自学。教材中提出了这样的阅读思路:先对某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精读,在了解这类文章的特点之后,就可推而广之的进行同类文章的速读和略读,这为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指导。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文章进行速读和略读,以单元为主题进行训练;第二,让学生拓展阅读,对类似的风格或写作特点的文章进行阅读。通过群文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将课内阅读学习的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3.利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通过整本书阅读方法改善学生阅读现状,让其在阅读的全面性、积极性和丰富度上都有所提升。在阅读课堂上,除了听和读之外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适当添加新的元素进入课堂,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举例说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特点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
经典名著《西游记》的儿童版就是不错的书籍,教师可以在课上通过PPT进行书籍的介绍,对作者信息和书籍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讲解,可以选取其中几个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故事片段进行讲解,甚至可以播放动画视频,学生对书籍的部分内容感兴趣之后就会进行进一步阅读,对整本书进行阅读,这种引导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充分引起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在阅读完《西游记》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他类似的书籍,感兴趣的学生就会进一步拓展阅读。这种由一个故事拓展到整本书,在由整本书扩充到对作者其他书籍阅读的方法,由点到面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4.注重阅读成果展示,营造阅读氛围
利用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方法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展示成果,同学们可以交流沟通。阅读成果的展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个机会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产生共鸣,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阅读能力也会通过沟通得到较大提升。当然,教师在成果展示和心得交流的过程中也要给予大家正确地引导和适当地鼓励,在这种积极氛围和鼓励的影响下,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会变得更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教师题也要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为帮他们改正错误,解决问题。最终引导学生在各种阅读教学方法下不断前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课堂构建和阅读活动组织上,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运用包括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方法在内的新的教学方法,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来提升阅读水平,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沛.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