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合作游戏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王璐
[导读] 在幼儿教学中实施教学游戏是我们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王璐
        杭州三里亭学前教育集团 310000
        摘要:在幼儿教学中实施教学游戏是我们最主要的教学方式,随着儿童的不断发育与成长,游戏的内容与形式也在发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幼儿园小班教学游戏中中,由于他们的合作意识刚刚萌芽,尚不以合作游戏为主,因此小班儿童主要以个人游戏为主要游戏方式。而对于大班的儿童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他们有能力进行一些集体性游戏,因此,在该阶段,适时地开展一些合作游戏,能够有效促进他们的组织合作能力及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游戏;大班儿童;合作游戏;指导策略
        引言:合作游戏是幼儿成长发育的高阶体现,合作游戏中的幼儿在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与必要的合作,通过合作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儿童之间的接触与交往,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在幼儿合作游戏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游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提出必要的改进策略,以便在游戏中能够给予游戏儿童正确的指导,促进合作游戏科学高效的开展。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独生子女早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一个家庭围绕一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极易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的自我意识会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比较强烈的自私性及依赖性,这种特性非常不利于孩子思想的健康成长[1]。
        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他们在幼儿园的教学生活中能够接触越来越多的小伙伴,虽然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的这种思想意识在逐步下降,但是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与能力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我们应当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更早更深的懂得与他人合作的益处。通过合作性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技经,在合作游戏的选择与设计上,我们要注意减少带有竞争性质的环节与内容,以使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让他们更乐意与人合作。
        举例来说,“采蘑菇”就是一项带有竞争性的游戏,在该游戏中,由我们先划定一片区域,然后在该区域内随机分布一定数量小球,由这些小球充当蘑菇,然后两名儿童为一组,每名儿童手提一个篮子,当音乐响起,两名儿童就冲向蘑菇家园,捡起地上的“小蘑菇”装进自己的篮子,谁的篮子里的“蘑菇”多谁获胜。这个游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及行动协作能力,但是由于游戏过程中竞争成分的出现,会让他们过于注重增加自己篮子里的“小蘑菇”,都期望自己从游戏的胜利中得到教师的嘉奖。

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仅不利于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还有可能会在游戏过程中由于抢夺“蘑菇”而发生肢体冲突,这将对我们的教学氛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更不利于我们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时,可以通过修改游戏规则或者游戏方向来去除游戏环节中的竞争性,转而增加一些协作环节,以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我们仍以“采蘑菇”为例,在这个游戏中我们首先要剔除的就是两名儿童共同采蘑菇而产生的竞争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适时转换两名儿童的游戏身份,在新的游戏环节中,仍然采用两名儿童为一组,其中一名儿童手持篮子,遮蔽双眼进入蘑菇家园,另一名同学通过语音指令指导该同学采集更多的蘑菇,音乐响起,游戏开始,音乐停,游戏结束,最终从各游戏小组中选出采摘蘑菇数量最多的同学加以奖励。游戏规则的修改直接将原本两名存在竞争关系的同学转变成了紧密合作的战友,让他们在游戏中无法仅仅依靠自身而获取胜利,为了采集更多的蘑菇,他们必须与他人团结协作才可以。
        在这个游戏中,如果我们结合各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游戏身份划定,还能使我们在游戏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假设小明与小光为一个游戏小组,小明平时骄傲自我,做什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小光则比较腼腆,平时说话也是嗫嗫诺诺。那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就可以选择让自我的小明去蘑菇园捡蘑菇,让腼腆的小光通过语音指令指导小明快速准确的捡蘑菇。这样,在游戏中,自我的小明必须认真聆听来自小光的指令,他只有谨遵小光的指令才能快速找到蘑菇,而腼腆的小光必须大声、清晰的向小明传达指令,才能减少小明不必要的努力,从而保证本小组在游戏中获胜。这就在无形之中让小明感受到了聆听的重要性,让小光能够变得更加活泼、开朗。
        依赖性和互动性是合作游戏最重要的特性,我们的社会性就是在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中体现出来的[2],在我们的生活中,过于的自我与孤僻只会让我们行走于群体之外,如果在幼儿时期形成这样的习惯于性格,那么这种性格会逐步加深固化,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束语:
        综述,在幼儿大班合作性游戏教学中,为了充分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让他们获得较强的合作精神,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合作游戏可能会对他们产生的综合影响,然后有针对性的修改游戏规则,减少游戏的竞争性,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团结协作带来的益处。对于游戏小组成员游戏任务的划分,需要我们结合各幼儿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通过游戏来弥补他们思想、性格中的欠缺或不足,从而让他们在游戏中做到更优秀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曹远芳. 浅谈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1):236.
        [2]. 何召凤. 浅谈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的观察与评价[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