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露
杭州市笕杭幼儿园 310000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丰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也在一步步的成为溺爱,所以现在在很多幼儿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也就造成幼儿离开父母什么都不会做。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干预与纠正,在幼儿园教学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本文就幼儿园大班幼儿物品整理习惯的培养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物品整理意识。
关键词:大班幼儿;物品整理;养成策略
引言: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幼儿的整理习惯进行培养。整理能力是幼儿们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能够使幼儿们形成爱整洁、做事有条不紊、生活有序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整理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幼儿还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不易。总之培养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幼儿不良整理习惯的具体表现
在开学之初幼儿教室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幼儿在进入教室后会将上衣脱下随手一扔,其他幼儿也会争相效仿,教室中到处都是散落的外套;当美术课结束后美工托盘中有废纸、剪刀、胶带等,各种物品乱作一团;建构游戏完成后,有的幼儿会将搭建的积木随手推倒,积木散落到各个角落中,另外在收拾建构材料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还会将各种材料放到一起,这样会对下一次的建构游戏的进行产生阻碍;绘本阅读结束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本整齐的书架变得混乱不堪,有的书倒放,有的书斜着,有的书的内容和书皮分了家,还有的图书没有放到书架上等等,在幼儿园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幼儿们没有养成正确的整理习惯。
二、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教师是除父母外和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人群,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所以想要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幼儿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1]。
首先,教师为幼儿制定的整理任务,教师要先做到并且做好,例如教师让幼儿将看过的绘本放到原来的地方,那么教师在日常中就要注意将自己用完的物品回归原处;教师要求幼儿将脱下来的衣服放到抽屉里,那么教师就要将自己脱下来的衣服叠整齐后放到属于自己的抽屉中等等,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其次,教师要重视对自身仪容仪表的整理。教师的行为和举止是幼儿们竞相模仿的对象,想要幼儿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例如教师的衣服要干净整洁,饭后擦嘴、洗手等行为都是对自身的整理,只有教师养成好习惯才能影响幼儿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对自身整洁形象的整理。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制定规则
规则是约束幼儿不良行为的重要工具,规则的定制能够引导幼儿在规则内进行正确的行为。对于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相应的规则,以更好的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相对于教师独自制定的规则,幼儿们对于协商的规则更容易接受,在活动中也会主动遵守,幼儿的整理习惯也就更容易养成[3]。
例如教师可以就“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变得更加整齐”和幼儿们进行商讨,并根据商讨结果制定相关的规则。幼儿们对于教师的问题踊跃发言,有的幼儿说:“将不用的物品放到原来的位置上”,有的说:“绘本要放到书架上,不同的积木也要放在不同的积木筐里”,还有的幼儿说:“物品要分类摆放。”等等,幼儿们就教师的问题发表着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根据幼儿们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纳,并且和幼儿一起制定规则。例如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在贴纸上画上不同的物品,并贴到相关的物品筐上,这样幼儿在收拾物品时更加直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个区域中设置一名管理员,引导组织其他幼儿进行物品归纳等等,多种方式和规则并行,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整理习惯。
(三)开展多种活动方式,强化整理习惯的形成
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强化,但是整理习惯的培养并不是所有幼儿都乐于接受的,很多幼儿在习惯培养的初期由于新鲜感还配合教师的教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也消磨殆尽,幼儿感到疲倦后便不再愿意配合教师。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整理兴趣,并引导幼儿不断坚持,从而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例如幼儿们普遍喜欢游戏,教师就可以将物品整理的教学内容融合在游戏中,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整理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游戏强化物品整理的意识。游戏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将各种物品散落在角落中,然后教师说出一个物品的名称让幼儿在众多物品中进行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幼儿就会发现,在杂乱无章的物品中找到相关的不仅费时费力还会难以寻找,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将物品归类并摆放整齐,这样当教师再次说出一个物品时幼儿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明白整理的重要性,对幼儿整理习惯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结束语:整理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并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整理物品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养成想要整理、学会整理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 周鹏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 2017
[2]3~6岁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家园共育策略[J]. 梁杰.??儿童与健康.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