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钟琼梅
[导读] 以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作为背景,核心素养理念应运而生,
        钟琼梅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以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作为背景,核心素养理念应运而生,其提倡教师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初期,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德育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活动能够使得教学效果得以优化。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前言: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尽管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是其中蕴含的德育教育价值不容忽视。自核心素养理念被提出以来,使得小学数学教育目标朝着多维度发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建模以及数学运算素养,要求教师在此背景下开展德育教育。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近几年,新课改步伐逐渐加快,衍生出多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基于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向其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其次,有利于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以课堂为平台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以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指导能够更好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最后,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理解数学知识。从小学数学课程的角度来看,德育教育并不具有独立性,需要以数学知识作为依托。这就使得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不能脱离数学知识而进行单独的德育知识讲解。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得到思想熏陶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且深刻。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策略
(一)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教育元素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不仅包含较为丰富的数学基础知识,还有一些以知识为载体的德育内容,为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存在于数学知识当中的德育元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首先,教师应该在备课环节仔细研读教材,对于其中的德育内容形成了解。其次,基于此,结合数学知识将其传授于学生。例如,教师讲解到“圆”这个部分时,涉及到“圆周率”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讲解圆周率的数学意义与发展历史后,讲述一段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为了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位数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积极探索的意识。
(二)借助实际生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蕴含较多数学知识,实际生活也是检验德育教育成果的重要环境,这就使得在生活中数学与德育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

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实际生活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以这样的方式使得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使得小学教育得以活化[1]。例如,教师讲解到“统计”这个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于某个生活中的问题或者现象进行调查,比如,家庭中在一个月内使用垃圾袋的情况,即数量、用途等,让学生将从生活中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制作成统计图表。学生参与这种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使其对于统计知识的用途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以及塑料袋能够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以数学课堂为平台创设德育教育情境
        当前,创设情境已经成为了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课堂为平台为学生创设德育教育情境,以此来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2]。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寻找数学知识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并创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融入到德育教育活动当中,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教师讲解到“时、分、秒”这个部分时,可以以“珍惜时间”作为主题创设德育情境。教师要求学生以1分钟为限,完成10道计算题,需要保证一定的正确率。或者用钟表计时,在10分钟内以剪纸的方式裁剪出一个图形等。有的学生能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有的学生则没有完成。基于此,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时间是很宝贵的,很容易就会被浪费,如果不珍惜时间,那么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不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观念。
(四)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德育教育效果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善于运用其优化德育教育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动画、课件等,使得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3]。例如,教师讲解到“购物”这个部分时,涉及到人民币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一节微课为学生呈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应该保持人民币整洁、完整等,这不仅体现个人素质,也是法律层面的一项要求。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使其更加全面的了解人民币。
结论: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教育方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借助实际生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以数学课堂为平台创设德育教育情境;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德育教育效果。通过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策略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席云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探究[J].华夏教师,2019(31):12-13.
[2]罗书彦.浅淡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教学[J].才智,2019(30):82.
[3]朱培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