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错题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袁鹏飞
[导读] 为什么要做错题分析研究?主要是居于想知道学生对数学的知识性掌握和运用,

        袁鹏飞
        贞丰县者相镇初级中学 562200
        谪要:为什么要做错题分析研究?主要是居于想知道学生对数学的知识性掌握和运用,以便做出一个很好的把握和度量。因此,做错题分析研究,在于研究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所研究的信息反馈,知道学生在哪些点上,容易丢失分数,反映出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了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好在下一轮的复习或者类似题型的讲解当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和学习,好在这些方面给学生补足功课,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解题能力;数学素养;思维理论性工具
        提到解题能力,那是一个综合性的数学素养问题,这就需要考虑到知识点的有效整合,达到知识综合性应用的成效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点,并且能够融会贯通。事实上,每一位学生在做每一道数学题时,他能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做题就已经暴露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题能力也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在老师看来,每位学生的数学素养显而易见,都已经跃然于试卷之上。
        因此,作为老师,对每一道题都能做错题分析研究,事实上也是在研究学生的解题思维。为什么会做错?错在哪里?我们将怎样教导学生如何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纠正错误。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使之具备轻松、快捷、高效的解题能力,就需要通过做错题分析研究作出系统性的探究,培养出数学素养。
        下面,我们就以2020年某中学毕业考试的一道数学题作为错题分析研究的案例示范。
        题23:(本题14分)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学习实践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设学生时间为t(小时),A:t < 1,B:1 ≤ t < 1.5,C:1.5 ≤ t <2,D:t ≥ 2,根据调查结果,A等级所在条形中对应的是60人,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比例为30%,B等级在条形统计图中对应的是30人,D等级在条形统计图中对应的是70人(图略)。请你根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并画出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2)本次抽样调查中,学习时间的中位数落在哪个等级内?
(3)表示B等级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并画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4)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甲班有2人平均每天的课外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乙班有2人平均每天的课外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若从这5人中任选2人去参加座谈,试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选出来的2人来自不同班级的概率。                      
         分析:(一)本题所涉及的知识考点:
(四)错题研究与信息反馈:
        (1)由表可以看出,本题的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得分率大约在85%左右,也就是说全校大约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做出第一、二问的答案,说明题目简单。事实上,第三问也很简单,只是由于不会用公式:(圆心角=×百分比)来计算,有部分丢分的学生。说明学生对数学公式掌握得还不是很到位。第四问难度也不大,原因是少部分学生不会画树状图(或是树状图画不正确),从而导致计算不出来概率值。故此只有将近80%的学生能做,显然这部分学生都是基础较好的这类。
        (2)结合表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
        100人中得4分以下的有4人,其中基本上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做错所占比例为4%。这个结果B类班级居多,A类班级偶或有个别少数情况。把这个情况放大到全体学生,本题完全失分的几率为4% 。意味着544人做本题大约有22人的人得分会在4分以下。
        100人中得5至8分的有32人,所占比例为32%。这个结果在AB类班级中都有,B类班级居多,A类班级偶或有部分情况。把这个情况放大到全体学生,本题得分的几率为32% 。意味着544人做本题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得到一半左右的分。
        100人中得9至12分的有20人,所占比例为20%。这个结果在AB类班级中都有,而且两类班级人数差不多。把这个情况放大到全体学生,本题得分的几率为20% 。意味着544人做本题大约会有五分之一的人得分在9至12分之间。
        100人中得13到14分有44人,所占比例为44%。这个结果在AB类班级中均有,A类班级居多,B类班级人数稍少一点。把这个情况放大到全体学生,本题完全得分的几率为44% 。意味着将有544人做本题大约有44%的人将近满分。
        (3)结合表可以估算出成绩平均分大约为10分,也就是说,如果以此平均分作为全体学生本题的平均得分的话,低于10分的频率为39% ,大概有212名学生的得分将低于10分,这说明低于一半的学生本题得分不是很理想。相反,也间接说明,另有332名学生的得分高于10分,表明这部分学生基本还算可以。但是,从平均分数这方面来看,多数人也只是达到平均分的标准。如果要是想整体多提高2至3分数的话,需要在进一步复习和巩固好基础知识,只有让他们都掌握了,解题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接下来分析做错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及价值在那,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的题目的深入学习研究,会发现对于知识的掌握难度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运用难度也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只要对知识点加以认真学习和把握,问题就可以完全得到解决。学生对于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主要是通过做题时的解题能力体现出来的,过后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提炼,就能将数学知识本身转化为知识性应用,形成一种思维性的理论工具,利用它轻松、快捷、高效的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深刻意识到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传播,而是在传递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本身容易使人记不住,但是将知识转化为一种思维模式就可以长期储备在人的大脑里。把数学知识本身转化为应知应会的知识性应用,掌握应用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性理论工具,并能运用所掌握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培养出高技能的数学素养型人才,这才是错题分析研究的目标、意义和价值所在。
结语
        记得有一位数学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数学知识本身你们可以忘记,但是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你们不能忘记,数学知识忘记了,可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重新推导出来,但是没了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那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就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没了。”
参考文献
[1]蔡文汉.中学数学典型错题的教学研究[J].速读 下旬(电子版),2017(12)
[2]唐霞,石萍.初中数学易错题的研究[J].读天下(电子版),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