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解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杨肃
[导读] 化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肃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
        摘要:化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课堂上以问题为依托构建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家的思考方式,使学生在情境之中产生代入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积极的问题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应当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情景;情景化;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的,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使得学生的兴趣发挥出来,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1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指教师在讲解某个化学知识点时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设定思考题与梯度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实践体验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建立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心理环境。问题情境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中逐步增加学习难度,学生要积极发现知识的关键点,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达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灵敏度。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介绍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接着创设一些有关的化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利用情景来了解知识。情境的建立不仅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化学的运用,而且还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掌握学习化学的技巧[1]。
2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与生活实际相脱离
        受实际教学影响因素限制,在问题情境创设中无法有效联系实际,使得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无法掌握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而且,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学科较难,因此在实际的学习及问题探究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探究能力,所参与的探究活动无法与生活实际连接,从而影响化学课程教学的日常指导价值和指导效果,结果是学生能力提升以及化学兴趣受到明显限制。
        2.2情境创设方法不当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部分教师进行化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不能科学掌握问题情境的使用次数,出现了问题情境频率高的现象。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无法掌握课程重点,严重的甚至会降低问题情境的创设效果。
        2.3考核标准存在问题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师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在高中化学课程中,会采用设定考核标准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对于一些化学教师,在实际的问题情境创设中,会按照问题情境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缺少对教师需求以及学生需求的分析,这种现象会使问题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无法提高化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2]。
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3.1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会带给学生压迫感,使得学生不敢提问,害怕被教师责骂。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由传统的居高临下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而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参与者。这样才能构建出宽松、和谐、融洽以及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松心情,发散思维,勇于表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质疑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低级,教师也要对其敢于质疑的精神予以肯定,然后再通过细致的讲解为其作答。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鼓励学困生就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积极提问,这样才能给予学困生更加有效的帮助,早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3]。
        3.2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回归于生活,学习也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品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将它们与教学内容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创设成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深入思考。比如,在学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这一节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构建了以下的情境:天然气管道泄漏是十分可怕的,某个小区计划要检查小区内的天然气泄漏情况,这个过程中发现由于管道问题存在部分天然气泄漏的情况,那么可以怎么检查泄露的天然气是否突破了爆炸极限呢?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4]。
        3.3结合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学习哪门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点,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有趣的小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知识或是有趣的化学故事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上“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动额故事去创设一个生活问题情境:在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时,外出远航的船上因为当时没有冰箱,是没有办法冷藏食物的,水手们都只能吃一些干粮,如饼干、面包、腊货什么的,想吃到水果或是新鲜的蔬菜是很困难的,于是在航行期间很多船员都病倒了,身上都出现了青斑,脸色暗沉,甚至还有人牙龈出血,后来路过一个荒岛时,将这些生病的船员放在岛上,健康的船员继续航行。留在荒岛上的船员却好了,身体越来越健康,而在船上原本健康的人却生病了。这是为什么呢?荒岛上没有药物,是为什么那些生病的船员却恢复了健康呢?这些都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后期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5]。
        3.4利用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科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的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直观性强、可以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具体现象的思考。比如,在学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表演一个“小魔术”:将一个烧杯放在讲桌上,里面放上水,之后取出一部分钠,放在水上,学生可以惊讶地发现水面上升起了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水火不容是常识,那么这个现象又是怎么发生的呢?这样,就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充满探究性的学习氛围中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针对高中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先科.高职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40):183-184.
[2]冯莉秋.关注问题情境创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J].华夏教师,2019(23):18-19.
[3]胡克晶.基于“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情境创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9):77-78.
[4]何思熠.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J].亚太教育,2016(13):49-51.
[5]陈琦.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0):75.
[6]赵亚红.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8,(18):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