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黄海英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非常有必要。
        黄海英
        湖北省崇阳县第二小学   437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非常有必要。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教学素材丰富,具备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进行讨论。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渗透途径
        语文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不只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在识字中渗透德育教育
        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时,没有系统学习的概念,而识字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以启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识字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字认字的效率。例如,在学习“人”、“口”、“目”、“山”等汉字时,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把图片与汉字结合起来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字的由来,体会古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只单个汉字的学习可以进行德育教育,词语的学习更有利于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美好与丑陋”、“守时与迟到”、“撒谎与诚实”等词语的学习过程中,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绝好素材与时机,这些对比鲜明的词语,让学生明辨是非,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小小的汉字竟然蕴含着祖先无尽的智慧,汉字使中华文明得到传承,学好中国话,学写中国字就是守护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如此,在汉字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9年秋季全国使用统一的部编生版语文教材,是由学科专家(大学教授、作家、诗人)、优秀的教研人员和教师、人教社的编辑三部分人进行编写的,教材中课文的选择注重经典性,传统文化古诗文的篇目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蕴涵着极高的价值和特别多的德育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语言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教师应以丰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的学习中,通过诵读后分析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讲解,深化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朱德的扁担》主要表现了朱德同志作为总司令,和官兵一起劳动,一起挑粮食,他以身作则、不怕艰苦的高贵品质值得学生终身学习。教材中关于父母和爱国情怀的课文,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想品质的提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仔细观察,使学生发现人和事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教师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中采用小组阅读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与文章产生共鸣,塑造良好的思想品格。
        三、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内容,小到一年级的看图说话,大到中高考的作文,甚至是大学的毕业论文以及参加工作以后评职称的论文等,都需要扎实的写作基础。写作是通过对外界环境和人物的观察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表达学生内心的情感。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既要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又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十一小长度布置作业时,让学生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自由写作,借此让学生抒发爱国主义情环,表达做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教师在点评时可以加入时政,比如在新冠疫情爆发时,祖国积极采取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免费救治患者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同样也要创新写作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水平。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引导学生写出观后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义重大,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既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可塑性强的特点,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让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芳.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51+53.
        [2]卓玛草.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