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班级民主管理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路仁明
[导读] 初中班主任教师颇感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叛逆性,

        路仁明
        重庆市巴南区大江中学校 400025
        摘要:初中班主任教师颇感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叛逆性,青春期的初中生在教育管理难度上更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战。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发挥民主管理模式的作用,较好地体现了其促进功能,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班级;民主管理

        1.初中班级民主管理研究的意义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民主管理模式研究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尝试,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1适应了初中生身心特点。初中生处于十四至十七岁年龄段,这一时期是人生的叛逆期,他们对被动接受教育、被动接受管理存在抵触情绪,而采取民主开放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开展教育管理,适应了他们的身心特点。
        1.2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人的工作或几名班级干部的管理,显然无法全面完成教育管理目标。因此,以民主管理模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其乐于参加班级管理,并积极献言献策,对班级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3是可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以民主管理方式吸纳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在管理方向、管理模式、管理成效方面体现集体的力量,对各种制度规章进行完善,有效提高管理的科学程度,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对提高班级工作的科学性大有帮助【1】。
        2.初中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模式的运用要点
        2.1灌输民主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许多学生已经适应了被动接受管理的模式,对主动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不熟悉。因此,教师要在班级强调这一方面工作,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都要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之中,帮助他们以正确的心态接受这一管理模式,并主动配合、积极融入。
        2.2民主开展选举,让学生自主选择干部。班干部的确定是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尊重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选出他们自己所拥护的班干部。这是一个班集体良好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笔者在接手班级之后,先有一段过渡期,接下来在班级开展班干部公开竞聘、民主选举,将班干部岗位要求公布出来,让学生对照条件进行自我评估,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竞聘。竞聘过程中,参加竞聘的学生要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工作思路,接受大家的评判,最后不记名投票产生班级管理班子【2】。这样选出的班干部能力更强,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也更足。
        2.3民主制订制度,让学生参与规章制订。班级有序运行需要多项制度,如纪律制度、卫生制度、寝室管理制度、文体活动安排制度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是班级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过程中,笔者也充分体现民主理念,让学生参与其中,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在出台哪些方面制度问题上听取大家的意见,接下来要求学生积极建言献策,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班委会集中梳理制订初稿,再一次组织全班学生讨论研究,提出完善意见,二次修改之后提交全班公开投票,最终形成具有约束力的班级规章制度。这种民主模式制订出来的制度针对性更强、科学性更高,也具有更好的群众基础。
        2.4民主开展管理,让学生强化自我监督。管理是班级日常工作的重头戏,也是最难把握的环节【3】。学生经常会说检查不公平、评分不科学等,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开展了民主管理,每天执勤的班干部并不能一人说了算,还要带着学生代表共同检查。学生代表也不固定,按照学号顺序轮流担任,例如卫生检查中对照卫生检查要求,负责执勤的班干部要详细记载,同时参与管理监督的学生代表也要共同签字,这样保证了检查的效果。实践证明,以民主方式开展管理,可以让权力得到更好的监督,使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同时也让学生对检查公布的结果更加信服。
        2.5民主策划活动,让学生积极贡献智慧。

班级要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如果由教师包办,不仅教师会忙得头昏眼花,而且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审美眼光,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此,笔者在班级活动策划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如班级文娱晚会,从晚会的主题、晚会的文字材料撰写、晚会的节目排练、晚会的场地布置到物资购买等,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班委会牵头制订活动方案,教师原则性审定,放手让班委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4】。在这样的民主决策管理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激发,他们积极献言献策,也主动参与其中,组织出了一场精美的文娱活动,体现了学生的集体智慧。
        2.6奖罚分明,赏罚有度
        众所周知,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支持,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遵循奖罚分明、赏罚有度的原则。当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余时间均表现良好时,应积极给予支持与奖励;而对于不尊重班级规章制度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先询问情况,在摸准情况之后,教师再判断是否要批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一些赏罚分明的管理政策,从而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体系,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譬如:在数学期中考试结束之后,班主任除了要归纳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评选出班级的学习进步奖、优秀班干部奖,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譬如:科任教师向自己控诉某同学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面对此情况时,班主任应该让学生重新完成作业,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学生下次再犯错。
        2.7班委会评选要民主决策
        班委会成员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在班级里的威信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效果【5】。因此,班委会的产生,需要全班师生民主决策,共同选举。班主任要求即将被选为班干部的候选人,逐一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特长以及入选后的工作思路和落选后的表现,接受全班师生的评判,最后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选举,这样产生的班委会,肯定是一支乐于奉献、精于管理、能打胜仗的坚强队伍。        
        三、初中班级民主管理模式运用的注意事项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民主管理,教师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放手让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教师始终不能放弃对整个活动的引导,要牢牢把握整个活动进程,确保活动按照既定方向进行。
        二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既然采取民主管理模式,教师就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学生工作的干扰,要放手让他们进行,只要在原则范围内都可以鼓励他们创新。
        三要重视配套的措施落实。民主管理模式在班级中的有效运用,还要强调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考核奖惩规定等,通过更加周密的制度保障推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班级管理工作要因时而变,注重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对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有效地解决。这样一来,通过班级管理理念、方法创新,突出初中生主体地位,使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围绕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及质量,为初中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突出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构建民主化管理氛围,以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小萍.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2):87.
        [2]苏锐.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8-29.
        [3]蒋旻玚.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班级管理的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09):154-155.
        [4]陈惠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08.
        [5]郭介.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班级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