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峰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鄄城一中 274600
摘要:教师可利用美术课堂将丰富多彩的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理解民族文化中美术的意境。新课改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初中美术教师要对此保持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本文对民族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文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意义
教学大纲中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提出初中美术课程是一门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艺术文化类学科,学校是开展学习美育教育的主要阵营。美术对于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影响,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我国有56个民族,人类文明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经过长期的发展的岁月的洗礼,流传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美术教师要结合当地区域的地理特点和民族风情,竭力打造一个浓厚的室内艺术氛围,选择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宣传力度,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品味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可在学校的文化展示栏中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内容在应用于美术创作练习中,通过广播的方式,为学生阐述民族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例如: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一些由学生自主创作的可反映本地民族特色文化的美术作品,供人们参观。前来参观的人员会被带有民族文化的内容给予关注,激发参展学生美术创作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培养学生民族的热爱之情[1]。
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近代的教育学家北大首任校长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美育教师在教育中运用美学原理以陶冶学生感情为宗旨。这位学者抓住了美术教学的本质,对现今时代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价值。现阶段有的美术教师提出审美教育即为情感教育,这样的观点与蔡先生的说法如出一辙。很多初中生对身旁的民族文化仅仅产生表层的认识,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从审美的视角,对学生进行深度启发,带领学生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
在教学中,可在课上展示一些民间泥塑、服饰、刺绣等作品,融入当地民族的文化,列举民族精典故事,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等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一事物为什么取这样的名称?为什么在特殊的节日中被人们运用? 做成这样的形状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不同事物的艺术性、文化价值。在反复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2]。
三、开拓学生美术创作格局
因为我国很多初中学校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而且少数民族学校往往处于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学校美术基本设备不足,或者年久简陋,信息较为封闭,一些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美术教师可有效搜集本地资源,引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壮丽的山川美景,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灵感,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美术素材。例如:美术教师可利用地理特色,将根雕、果蔬雕刻、树叶张贴画、泥塑以及民族手工刺绣工艺引入美术课堂,拓充了美术教学资源,组织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民族文化,进行美术学习,学生的美术知识视野日益开拓,逐渐扩大了学生美术创作格局[3]。
四、增强学生传统文化保护观念
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教学资源,初中美术课堂是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念,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挖掘民族艺术资源,举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文化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美术教师要结合教学优势,将优秀的、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引进教室,如少数民族图案,服饰、乐器等,带给学生了解它们、学习它们。有效欣赏民族文化资源的艺术性,培养学生艺术内涵,扩大学生知识的视野,体现美术教学特色,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拥有民族成就感,让带有民族元素的美术活动在学校中延续,不断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更好传承[4]。
结束语: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担负更大的教学使命和职责,即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机,融入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保护观念,通过各种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民族文化活动,拓大美术创作空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达到良好的美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蔺则月. 将乡土民俗文化融入中学美术课堂中[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 (008):P.124-125.
[2] 张茜倩. 探究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9):257.
[3] 谢秀海. 民间美术资源与初中课堂教育的结合[J]. 散文百家(下), 2019(7).
[4] 巩望黎.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 学周刊A版, 2020, 016(01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