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园林
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在部分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实施中,存在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舞蹈课时不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部分中职学前教育舞蹈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改善舞蹈课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172.1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中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在于为社会输入大量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专业教学时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挖掘,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复合型的幼儿教师人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既具有艺术性也具有技术性特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舞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舞蹈练习的效果,对基础知识进行转化与吸收,在舞蹈练习中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提升自身的舞蹈核心素养[1]。
2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中的一体化教学实践
2.1完善备课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这门专业与其他的专业课程存在很大的差异,所涉及的每个动作要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以幼儿舞蹈的学习为主,通过幼儿舞蹈的编创使教学更加新颖。学前教育专业很多学生都没有舞蹈基础,因此教师在实施舞蹈教学的中,应该通过有效的备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环节中有效地引入课程,才能帮助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1.1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提升教学自信心
教师在舞蹈课程应用之前应该完善备课,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掌握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好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案的编写。作为舞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充足的自信,教师自信的舞蹈状态可以使学生的模仿能力得到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形成活跃的气氛。因此教师要对每节课程的内容都非常熟悉,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舞蹈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编排[2]。
2.1.2融入快乐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没有系统学习过舞蹈,因此学生在舞蹈这门课程学习中会感到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巩固学生的舞蹈基础,提升学生在舞蹈练习中的协调性。教师在课堂组织中,应该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进行实际的分析,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舞蹈,体会舞蹈学习的乐趣。
2.2课内外教学结合
2.2.1课内设计情境,引入学习状态
在舞蹈课程教学实施时,教师可以结合舞蹈知识,通过良好的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投入到舞蹈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在民族舞蹈学习中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学生对各民族舞蹈的旋律更加熟悉。在观察不同民族风土人情和服装特征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从视觉上获得良好的认知,培养民族舞蹈学习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民族舞蹈使用的道具,在民间舞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扇子、丝巾等道具准备好,使学生在民族舞蹈的练习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道具,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这些道具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去使用它们,当学生拥有了这些道具,生内心深处就非常想进行舞蹈的练习,从而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3]。
2.2.2课外走进生活,指导舞蹈练习
在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舞蹈课程教学时,教师很难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使学生掌握所有的舞蹈要领。因此,教师在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舞蹈练习。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融入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各个环节,带领学生进行各类舞蹈的细节化练习。例如,在学习藏族舞蹈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园内部进行各项活动,在进行踢踏舞的学习中,使学生掌握动作的规律,通过各种节奏表达自身的情感。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仅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也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导致学生不能在舞蹈练习中进行大量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上一起练习舞蹈,学生手拉着手,提升了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分别进行舞蹈,其他的学生进行欣赏与评价。学生在操场上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愉快的心境下完成舞蹈练习。
2.3课内外小组训练
在舞蹈教学中,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学生自己练习为主,在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后,学生再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式下,导致学生的肢体不够协调,很难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在自己学习时也很难形成良好的动作要领。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训练的方式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通过讨论、示范与协商的方式,在小组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分组练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内进行舞蹈练习,也可以在课下进行各项动作的整体练习。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小组长来监督其他组员的训练,从而使学生较好地完成课下自主训练,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的学习,还能进行课外延伸,使学生对舞蹈动作要领更好地掌握[4]。
2.4完善课外网络教学
如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掘网络的先进性,通过网络学习的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掌握自己的节奏,自主地去完成学习练习。在舞蹈学习中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有效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学生在舞蹈练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进行提问,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互相交流,也可以及时查找各类资料。在舞蹈相关问题的探究中,也会更加投入,自觉地解决各类疑惑[5]。在学习中,教师融入网络背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学生在多元化知识获取的基础上,可以对各类知识进行对比,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取长补短,使舞蹈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学生在课下进行舞蹈学习中,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联系舞蹈教师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使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通过语言和视频的交流,教师可以随时为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舞蹈练习效果。
结语:在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一体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舞蹈基础有充分的了解。通过教学创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方式,才能提升学生舞蹈练习的效果。通过客观评价的方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枚珍.闽南舞蹈元素融入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践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204-205.
[2]邹纯.中国舞蹈考级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20(11):66-67+90.
[3]彭倩.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创新[J].中国文艺家,2017(07):231.
[4]赵耿琪卉.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创编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43):187-188.
[5]邹纯.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基本功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