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月华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希望小学 333202
摘要:语言能够表达人的情感、意愿,完成信息传递。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学科教学时,要把握语言学科特征,注重语言应用。开展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选择对话内容,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也能够强化对话教育价值,把握生生对话与师生对话特点,科学开展对话课堂,真正地发挥对话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提升英语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学生思维品质;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话教学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基础的教学方法,基于英语这个语言学科,有效的对话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于英语语境之中去学习英语学科知识,因而英语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积极的办法来优化英语对话教学,以创设情境、融入生活化元素、巧用评价等方式,使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作用
首先,英语本身就是一类语言学科,因而对话在教学中的应用就会更加地频繁,只有使学生处于较多的对话互动之中,学生对英语的语境、语感才会更强,这会促进学生的正确的英语思维的养成。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主要是英语口语,运用汉语口语必须是较少的,这会为学生创设一种纯英语口语化的课堂,更容易使学生处于英语思维之中,而不是英语、汉语两种思维来回转换的混乱思维之中[1]。
其次,有效的对话教学法的实现,需要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互动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之中。对话教学并不是教师为主的对话课堂,其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对话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口语化的英语课堂,同时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间进行对话练习,通过各种交互的对话,使英语课堂处于一个对话实践之中,具有实践性特征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同时使学生更容易记忆英语知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也会更强。
2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问题分析
2.1对英语对话教学缺乏精准定位
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对话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能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与他人交流以及完成一些事情。在具体的对话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于对对话教学的目标、意义把握不准,因此不能很好地把握英语对话的内容与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对话教学逐渐丧失兴趣。在对话教学中,教师选择的对话内容、材料有时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对话内容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对话时云里雾里,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急速下降[2]。
2.2对话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
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让英语对话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增加。如在英语对话课堂上,部分教师将对话教学定义为翻译句子,认为学生只要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就达到了对话教学的目的,但是对学生的思维、语音语调、发音等完全忽视,这样的教学过程与最初的教学目的不符。英语是一种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文化环境与语言情境,我们所说的话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因此对话教学不能脱离具体情境,脱离了具体情境的对话缺少内涵、缺少目的,也不具备教育价值,无法实现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
3.1精选内容,构建对话
只有两个人对于同一事物有信息交流需求,才能够开展对话内容。传统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均忽视了对话内容构建。师生对话内容问题:教师不考虑学生学状况,仅是按照教学内容、课堂计划进行提问,学生很难配合教师进行课堂对话。生生对话内容问题:教师节选教材对话内容,让两个或以上的人开展课堂对话,这种对话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对话作用极为有限。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对话内容,改变对话形式,从多个角度开展对话教学,提升对话教学价值[3]。
3.2依托教材内容创设会话情景
目前所选用的教材经过专家的考量,已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并且教材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话题和内容。教师应当学会利用这些教材中的材料,将这些材料作为话题,与学生一起展开进行讨论。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展开进行对话和讨论呢,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具,例如挂画、卡片等。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所有感官进行学习相比较单一感官进行学习更加有效果。并且针对小学生容易走神,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的心理生理特性,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色彩鲜艳丰富的卡片帮助进行教学,并且卡片可以重复利用,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将需要学习的单词配合画面的形式准备成卡片,既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画进行记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抽取卡片,利用卡片上的词语与教师进行简单的对话。这样子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3学习中设计问题链,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内容,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其探究文本内涵。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分析和推理等主动有逻辑地学习文本内容,发展思维。在学生整体把握话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链的形式为学生搭建逻 辑 支 架。一般的问题链可以采用由who,when,where,what,how等疑问词引导的问句,引领学生对话题形成逻辑思考和表达。
3.4创设生活化对话任务和对话实践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课堂融入,这会使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来学习英语学科知识,使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探究心理去自主地学习英语,同时使学生对于英语对话应用情境具有更深的体悟。因而,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对话任务和对话实践,例如:在“There is a big bed”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鼓励学生给自己的房间照相,并观察房间中的物品。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布置的课前小任务就有了用武之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What is in the room?”引导学生对自己房间有什么进行对话交流,正如课文中表达,“There is a big bed”,学生更是可以通过对自己家房间内的物品进行观察描述,“There is a toy car in my room.”、“There is a computer in my room.”等。可见,教师通过生活化任务创设,引导学生对生活地点和生活物品进行观察,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对话表达就更加有素材,同时这个素材又是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的[4]。
3.5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对话合作
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也应结合具体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合作、对话、思考与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发展。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组织班级学生两三人为一组围绕具体的主题进行对话练习;或是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以抢答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对话,利用所学句型回答教师的问题等。通过这样的小组对话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是对单词、词组进行教学,更多地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语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以及英语方面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话教学逐渐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话、创设情景进行模拟等方法,综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研 究 [J]. 读 与 写,2020,17( 1) : 121.
[2] 田景红.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初探[J]. 南北桥,2019( 24) : 65.
[3] 李少飞. 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效果的策略浅探[J]. 神州,2019( 36) : 203.
[4] 田景红.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初探[J]. 南北桥,2019( 24)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