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秦玲玲 刘松
[导读] 初中篮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受中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秦玲玲 刘松
        巴中市恩阳区实验中学 636064
        摘要:初中篮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受中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篮球教学所提出的教育发展,需要将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运用到篮球知识讲解中,这样有助于提高篮球教学的整体水平。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调动初中生的兴趣,也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初中篮球教学经验,针对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篮球教学;初中篮球;合作精神;
        引言:篮球本身就是一项群体合作型运动项目,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篮球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篮球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育和精神品质[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因其竞技性、协作性、灵活性而深受中学生喜爱并参与的一项体育运动形式。初中篮球教师应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训练,将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在教学中,从而使学生都能够从篮球学习中,养成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通过规范的篮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的运动耐力及其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优化身体素质。篮球教学中推广和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优势,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合作、比赛的形式展开篮球训练,并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促使其形成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
        一、初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篮球活动对初中生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都大有好处,但初中篮球教学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急需解决,比如活动规则和课程约束条件太多,导致初中生们施展不开玩耍的天性。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重复,导致初中生们提不起兴趣。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还是教师没有注重初中生们团队意识的培养,缺乏团队教学方案,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活动规则约束太多
        初中生们天性活泼好动,纪律性较差,迫切需要体育老师采用合适的篮球教学方案来保证初中篮球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活动规则制度定的太过严苛死板,对初中生们的束缚过多,他们会感觉到不自在,影响篮球游戏的积极性。
        1.2活动内容太单调
        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初中篮球课就是随便拍拍球、投投篮,忽略了初中阶段是篮球启蒙阶段,是提升初中生篮球技能和培养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关键时期,篮球课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带球跑和传球练习,或者是随便投投篮,初中生玩一会就觉得没意思,自然就对篮球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了。
        1.3缺乏团队教学策略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指导初中篮球课时,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策略,导致篮球活动没有团队配合和协作,也体现不出篮球的技战术水平。即使组织小组对抗赛等,也经常有初中生们抱着球满操场乱跑,眼里只有球而把纪律和球队战术抛到一边,影响球队既定战术的执行和初中生们篮球技能的提高。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精心设计合作学习教学内容
        受升学率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各学科课时安排方面,对于体育课时安排有限。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教师高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在篮球训练中,教师要对训练内容、训练模式、训练目标及能力要求等进行设计,以通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篮球综合素质,切实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课堂教学目的[2]。同时,要精准控制课时、内容安排,既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要在实践训练中提高学生篮球技能及相互间的配合,以提高课堂篮球训练质量和效率。
        2.2强化规则意识,明确课程角色
        户外篮球课程是初中生们所喜爱的,篮球课程的顺利开展,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初中在开展篮球课程时,必须要强调课程规则。在活动过程当中初中生们若不遵守课程规则,往往使得课程难以顺利进行。在小组合作和篮球活动开始前,就应该让初中生们了解课程的规则。

不遵守规则的初中生很难培养出良好的团队意识,也不利于小组游戏的开展。在篮球小组活动开始前,强调规则意识不但初中生培养了规则意识,也能够使得课程顺利开展,良好的规则意识无论是对初中生人生发展还是学习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2.3开展师生合作,提高班级学生对篮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合作学习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状态,有利于初中生更好参与到篮球知识探究中,体育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的思考。本文认为要想在篮球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教师不仅要组织初中生进行合作交流,同时也需要自身和初中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合作。这是因为和初中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弊端,不再将课堂时间浪费在运动示范和讲解中,可以融入到不同的学习小组中选择不同的位置和学生进行篮球知识的探索。
        体育教师应该将合作学习纳入到篮球知识的讲解中,鼓励初中生对篮球知识进行全方面的探索和运动思考,给学生们打造更高层面的知识探究平台。体育教师在组织初中生进行篮球知识合作交流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不参与到任何一个学习小组中,而是以裁判或者是教练的角色对初中生进行合作学习指导,推动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体育教师只能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对其运动技能进行违规判断,但是不能在场上对其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让初中生真正成为篮球教学的主体,也能让初中生以合作交流为载体对篮球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也可以在篮球训练过程中提高其运动能力。
        2.4 开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篮球本身就是一项注重合作的运动,也就是说学生在篮球训练或是比赛过程中的合作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最终训练成果。初中篮球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合作教学模式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使学生在篮球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篮球文化和体育精神。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天赋秉性,教师应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必要的时候进行个别指导,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答,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渐渐缩小,各小组水平也相当,从而使合作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例如,有的学生运球能力不是很好,教师可以为其设计运球训练,提高他们的篮球基本功,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小组训练中来。
        
        
        三、学校注重创新合作教学模式,丰富篮球教学模式
        在当今的初中篮球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利用合作教学模式,但是在小组中学生还是采用传统模仿、重复的学习方法。这样一种合作教学模式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对篮球的兴趣会渐渐削弱,同时也使得篮球课堂变得单一而乏味,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实际上,篮球教学并不仅仅只有篮球运动,还包括学生对篮球规则、篮球文化和篮球运动历史等的理解。在合作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家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为篮球教学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结论:
        初中篮球运动是一项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运动形式,也是丰富初中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篮球运动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李翔.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谢晶.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途径分析[J].运动,2017(04):105-107.
        [3]任晓威.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实效性[J].学苑教育,2017(08):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