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上塘中学 325000
摘要:加强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视学生的发展,老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积极地引导学生来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文化,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本文将从学生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分析当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为主,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全面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前言:针对于当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改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让学生掌握控制以及调节心理的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以及学习为主,创新教学方式,履行好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让他们感受这世间的温暖,促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快乐地成长。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目前的高中教育课堂中,老师缺少对心理健康 教育的研究,没有在教学中关注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无法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关键期,情绪以及心理波动,且在学习上压力过大,缺少调节心理以及情绪的方法,导致学生出现易爆、易情绪低落等情况,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不仅如此,部分老师认为,当下的教学任务紧张、课题研究较多,应以学生的学业以及升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以及相关辅导,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并且,老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并没有结合相应的主题活动来开展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创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重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让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学习以及关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对学生的影响,为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以及技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进步。同时,落实以及创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促进老师专业化,以心理健康知识为粮,以提高老师专业能力为食,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让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保持积极的心态,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加强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学校中保持远大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事物,让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从而促使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促使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能够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老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加强学生情况的关注,促使学生和老师主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文化,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不会自暴自弃,反而是迎难直上,全面思考,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健康的心理教育有助于学生进行交友和学习,能让学生变得自信、乐观、开朗,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到更多的朋友,进而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落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学习,高度重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创新教学,加强对心理健康以及危害的宣传力度,让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学校应利用网络搭建相关的教学平台,如在学校公众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保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进行,并在学校里设置相关的心理辅导室,鼓励学生来询问、关注心理健康等问题,以此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
(二)丰富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以及创新,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老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教学的内容,结合高 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心理健康知识,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增强其调节心理的能力。同时,老师还应丰富心理教育活动,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设计,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讲解,并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课程中讨论以及交流相关的心理知识,以此来让学生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寻求老师以及家长的帮助,从而促使学生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上的难题。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开展班会时来开展相关心理教学讨论,如早恋问题、控制情绪的方式等,引导学生来进行讨论,活跃教学氛围,促使学生 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三)增强教师素质,用专业知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加强对老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引导老师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促使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引导,促使心理辅导单独化、具体化,让每个学生都能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对此,学校应开展相关的心理教学培训,以青春期学生的发展、心理学为主开展相关的教学培养,让老师在教学管理中关注学生的相关问题,像学习压力大、与家长的沟通难、班级氛围差等等,加强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来探究相关的方法以及策略,以此来帮助老师进行管理,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好好学习,努力向上。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高中老师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重视关注存在偏激行为 的学生,多给予学生鼓励,可讲通俗的哲理故事对学生处理问题方式进行指导。同时,老师需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开展游戏或比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预防学生出现不健康心理,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变化,并及时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除此以外,老师应对学生保持更多的耐心,在学 生出现问题时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问题的根源,从而根据根源来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总结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以及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以及成长为主,老师应在教学管理中坚持爱与责任,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方法以及技巧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老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让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艳婷. 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亚太教育. 2015.
[2]徐雪梅. 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学咨询. 2019.
[3]袁跃. 试析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好家长.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