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谢飞
[导读]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谢飞
        浙江省武义县第五中学 321200
        摘要: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一部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生活化教学这种方法引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着天然的土壤。本文主要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以及通过本文的研究给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探索;教学实践
        引言:
        在陶行知先生的各项教育理念中,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其也在实践的过程中显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教学中贯穿这一理念能够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将这些干涩的理论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为沉闷,而且并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但如果能够将课堂变得更为灵活,加入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生活化教学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案例或者内容中呈现给学生。一方面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而知识学来也是要最终应用的,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实践
        (一)引入生活化案例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化的案例,让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上。这样一来,课堂会变得更有吸引力,因为学生对于这些生活化的案例是非常有分析欲望的。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中,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中有一个内容时“网上交友新时空”,这就涉及网络交友。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化的案例,比如某高校学生在网络上不是认识了无业青年,被骗至酒店索要钱财,被非法拘禁。让学生来分析,最终归纳出在网上交友的注意事项。再回到交友这个话题,让学生探讨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值得交的,在交朋友时要注意什么,深化本节课的主题。还可以由此切入,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网络的利弊,我们应该如何用好网络。这样一来就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了延伸。

对于生活化的案例进行分析,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部分知识并不是离自己很远的,而是离自己很近的,这样一来,他们在学习时也会更认真,对这一部分知识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提出生活化问题
        在教学时,教师普遍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课堂上唯有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进来,才能提升教学效率,这也契合新课改所提出的理念。在当前的课堂中,教师所秉持的是让学的观念,也就是将课堂让给学生,也可以说是还给学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选择多提问题,让学生来不断的思考,再回答,进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基于生活化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也需要对问题进行生活化处理。这样一来,当学生在听到这些问题之后,他们不会觉得这是非常陌生的,进而有畏惧的心理。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这一部分知识中,本身这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就需要学生多思考,对问题做生活化处理,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部分内容中,就可以提出:大家有没有能够说明生命的韧性的例子,如果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如:生长在墙缝但是依然顽强向上的小草,这就充分体现了生命的韧性,如此,便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他们会积极回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例子,让课堂气氛更融洽,所有学生都积极思考,用生活化的问题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当学生在学完一部分知识之后,还要进行巩固练习,这样才能对这些知识做到内化升华。但是在以往的作业中能够发现,形式单一,可选择性比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也应该进行生活化处理。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让作业变得更灵活,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养成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的好习惯。比如在《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中,讲解完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以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主题做一次调查。可以做一次小的社会调查,看看人们对这一主题都有何看法,最终撰写报告,写清楚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生活化调查活动对学生的锻炼是十分全面的,也能很好的深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三、结束语
        生活化理念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教育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用这一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贯穿教学全过程,课堂上引入生活化的案例,对于问题做什么化处理,启发学生思考,在布置作业时也融入生活化的元素,对学生进行全面锻炼,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静.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 扬州大学, 2019.
[2] 田进峰. 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 教育研究, 2020, 3(9):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