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1,于守超2[作者简介 刘娟 (198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学,504074952@qq.com
通讯作者 于守超(1982-),男,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研究]
1.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山东聊城 252059;2.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
摘要: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随着职业教育越来越规范化,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因此中职毕业生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同时还要形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德育素养,这样才能够在相关行业长期平稳的发展。本文以中职计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探索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思政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思政课程来实施,通过专门的思政教材对学生灌输思政知识。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的方式,教学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没有延展开来。实际上思政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不同的职业,所以中职教育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包含思政教育。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思政教育渗透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思政教育认知出现偏差
部分中职生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目标,就是学习相关技能,并且熟练掌握该技能,以备日后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1]。所以在这种思想的侵蚀下,部分中职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外,对其他的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中职教育中的思政课所教授的内容,只需要自己看看书就能够弄明白,不需要上课听老师讲,这种对思政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中职教育中思政教育无法有效的展开。
(二)思政教学内容陈旧老套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每年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技术融入在各个行业的过程中,都发挥出不同的功能,技术的更新,必然会带动着使用者的观念的更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必须要丰富[2]。但是在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技术的更新会带来观念的更新这个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沿用传统老套的教学内容,比如没有深入与5G网络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没有结合个人信息资源保护来展开思政教育。
(三)教法机械化课时量减少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结构组成,计算机基本功能和操作的过程,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且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授这部分知识过程中,往往会加快教学进度,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念书或者展示简单的PPT就结束。同时在课时量上也出现削减的现状,由于教学方法机械化和课时量减少的问题,教师自然也很少会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二、从课内到课外——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
(一)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上构建完善的匹配标准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这其中包含了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是学习网络技术、编程技术,以及计算机的维修等相关知识的基础,而且该部分教学内容属于课内教学内容。鉴于国外对我国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封锁,我国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开发真正属于自己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摆脱对国外的依赖,作为新一代中职学生,首要应该要对本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保持着高度的认同,这是爱国的体现也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例如一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是否快,和计算机的内存条密切相关,我国的国产内存条生产技术也非常的成熟,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国产的内存条品牌,并告诉学生当电脑装载不同的内存条后,其运行的速度如何,让学生树立对国产硬件的认同。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生产的抖音软件在国外影响力非常大,以及腾讯公司所生产的微信软件,已经成为全球重要信息交流沟通的软件之一。通过在课内,教师引导学生对国产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认知,从而树立对国产软件和硬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情感,进而落实思政教育融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要求。
(二)结合课内实践活动展开思政教育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内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课内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是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职教育中开展课内实践活动,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应该要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网页制作技术,制作一个与天气相关的网页。在开展本活动的过程中,每一组的学生要进行合理密切的分工,比如有的组员制作网站的图片,有的组员制作网站的代码等等,密切的分工合作才能够让学习任务高效的完成。但是由于中职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有的时候在小组内部出现意见不合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但是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在小组内部出现的分歧,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告诉学生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落实思政教育要求。
(三)结合相关职业渗透思政教育
中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教授学生相关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日后能够胜任相关职业,所以中职教育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非常的强。在中职教育中,教师要结合专业课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来到职场上,将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其中。在工作岗位上,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够,要让别人接纳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必须要符合道德准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课外实践活动课的作用非常大。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来到公司,从事文员等相关工作的体验,让学生熟悉打字、排版、计算机组装和基本的维修等等。针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教师渗透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比如学生在进行文件录入和排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该项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细心,要注意每一个字,要注意每一个标点符号。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基本维修的工作过程中,教师告诉学生从事这项工作应该要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要懂得精诚合作,将自己的问题和困扰与组员交流,同时还应该给要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与他人分享,达到取长补短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基于对课外教学活动的分析,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在课外教学中,结合不同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德育要求,展开思政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结语
围绕新时代中职思政教育改革工作,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尝试着将思政教育融入在不同的课型之中,结合相关课程的特色和行业的要求,从课内和课外两个角度来展开思政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青.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126-127.
[2]罗秋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课堂创新教学探索[J].科教导刊,2021(0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