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劳技课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彭政
[导读] 劳动技术课是农村初中一门必开的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彭政
        吉林省通榆县第三中学校
        【摘要】劳动技术课是农村初中一门必开的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已经纳入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上好劳动技术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农村;劳技课;合作学习
        作为一名农村一线劳动技术学科教师,我深知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从我们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以劳动实践教学活动为起点,以农业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突破口的原则,我们大胆的进行了农村初中劳动技术课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现将我们劳动技术课教学当中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与同行们共勉。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劳技教育意识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好劳动技术课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选准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开展好劳动教育的关键,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常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已进入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大农业时代,现在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技术已经由单一低标准的简单粗加工向利用高科技深加工过渡。我们县是处在东北的粮食主产区,我们的地理环境占有很大的越势,掌握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是当地人们十分渴望的。我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给学生讲授花卉栽培技术、果树的栽培与繁育技术、简易冬季大棚的搭建技术、蔬菜栽培技术、和适合我们东北冬季大棚栽培的蔬菜的优化技术、庭院经济、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维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劳动技术课堂上我要求我的学生要重点掌握在当地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比较适用的农业新技术,用来突出我们的地方特色,从而使我们的劳动技术课教学为当地更多的社会效益。
        前些年我们农村初中的劳动技术课由于“应试教育”而得不到重视,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只是停留在应付完成教学任务上,没有起到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上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的劳动技术课程除了完成省级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外,我们还自编了适合我们当地的样本教材,本着既有利于我们农村学生“学”又有利于劳动技术课教师“教”的宗旨,在对本地农村经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后,终于编写出一套适合我们当地农村初中进行教学的劳动技术课教材。
        二、转变劳动技术课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小组学习法
        由于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在这些学生当中个别同学在家中的生农业生产实践中,已经学会和熟练掌握了一部分劳动技术,所以我们把学生当中的这部分人充分的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在其所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带动其它组员共同进行学习,并且为了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有意识地对学生中的一些已经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知识的学生进行重点提前加以辅导,使这部分学生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广大学生当中提倡能者为师的良好风气,这样大的促进和提高了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水平。

例如,我们学校李想同学自小跟随爹妈种植西瓜,堪称同学们当中的种植西瓜的高手,我在讲西瓜栽培技术这节课时,我就有意安排她带领她们班同学到她们家的瓜田,并且让她给同学们进行讲解示范和技术操作,学生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我们为了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劳动技术专长,我们在搞好正常的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上,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小活动,并且成立了不同的兴趣小组如花卉栽培小组、西瓜栽培小组,节水灌溉课题小组等,利用这些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学到一些适用的劳动技能。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对整合活动资源。如我们整合了日常性的劳动技术教学活动,如照明灯具的安装这样的活动我把它安排给初三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当中,对于初一学生我们通过剪纸、小制作等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制作过程中的趣味性特别的强、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我们还组织学生们回家乡去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和直接去参加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同时把所学到的劳动技术知识传授给当地的农民,这样学生们既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小助手,又可以更好地培养我们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为了能够提高我校劳动技术教学水平,我校充分利用了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劳动实验实习场地, 实现劳动技术资源共享。另外,我们还根据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具体需要,学校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 购置了锄头、镐、等农具,枝剪、花盆、种子、化肥、农药、等,学校,拿出了一大间房屋作为劳技专用教室,使我们的劳动技课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劳动技能与劳动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我们农村初中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现成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借鉴,使劳动技术教学走进一个比较规范的模式中来,尽可能的使劳动技术课的学科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大程度发挥劳动技术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是我们一线农村老师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农村劳动技术课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的方向。劳动技术课程有有自己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体系,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劳动操作技能和劳动方面的素养。所以我们在劳动技术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劳动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实践课时、教法和学法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对纯对于不适合我们当地的劳动理论知识尽量少讲,将与劳动技术实际应用关系很密切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对劳动技术的操作方面的细节知识与技能技巧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当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尽量让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助的形式去分析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劳动技术老师及时加以指导。例如,在讲授西瓜蔓修剪技术时,我们利用一课时进行理论讲解,在讲清西瓜蔓修剪具体操作要求和方法步骤之后,就组织学生到农瓜田去进行操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劳动技术课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老师在认真进行检查、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并且及时的给每一个学生作出评价。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建全劳动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从客观事实出以对劳动技术课教学进行正确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机制是劳动技术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劳动技术课的考核评价不能像学科那样只凭考试成绩来进行,所以我们也借鉴其它地区的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劳动技术课程进行了准确的考核评价,首先、我们对学生进行笔试的形式产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考核。我们进行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考核评价,如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参加劳动实践时的表现,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劳动技术课、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等。在考核的过程中我们用自评、学生间互评、老师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另外我们对学生的劳动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考核,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劳动技术方面的素养、所学的劳动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等进行考核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进行实地表演操作,在操作当中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通过我们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实践证明,使我们真正认识到要想把劳动技术课上好,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还要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去服务,使劳动技术教育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具有特色教育,为广大农村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劳动技术方面的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