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说“研学”——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缪晶
[导读] 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而课堂问题往往又是学校教育的百弊之源,
        缪晶
        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摘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而课堂问题往往又是学校教育的百弊之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应该有着跟以往不同的课堂模式,为此,从师生教学不同的方面,提出了“预学-研学-固学—延学”这“四学”学习形式。研学,是四环节的核心之笔,做好研学、做足研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关键字:四重四学   研学  和谐有效   
引用:“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 摘至凤凰网《居安思危:银建装饰拒绝:“冬天”的到来》
“温水煮青蛙”给我们的启示:
        1、在优越的环境也要随时保持警惕,否则可能会乐极生悲;
        2、要有目的性的达成某件事物时,可以先采用诸如此类的方法麻痹对方,这样成功率将会更高。
        课堂,是教师新课改的主阵地,是焕发师生生命力的主场所。和谐应是课堂教学主旋律,高效是其主目标。我校这些年致力“四重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构建和谐课堂,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所谓“四重”就是:注重师与生的关系和谐共鸣;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谐共振;注重生与生的关系和谐相助;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和谐交融。
        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而课堂问题往往又是学校教育的百弊之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不能只定位于40分钟的上课时间,而应该有着跟以往不同的课堂模式。为此,从师生教学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四学”高效教学过程。所谓“四学”即学生在新知学习的过程中经历“预学-研学-固学—延学”的四种学习形式的过程具体化。预学,学生在预学单的引领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这是“四学”的预备环节;研学,教师课前浏览学生的预学单,了解学生现有水平,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设计教学,在课堂中交流研讨,质疑点拨,这是“四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固学,回顾学程,反思收获,实践运用,这是“四学”中的巩固应用环节;延学,即拓展学习,内化提升,是“四学”中提升素养的环节。四学并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研学”作为四重四学教学模式的环节之一,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更是画龙点睛的核心之笔,它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围绕预学产生的问题进行加工、处理互助释疑。通过研学,使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研学、做足研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那么,愉快的学习氛围就似那口煮青蛙的锅,恰当的交流研讨,点拨释疑的过程如一盆温水,以最舒适的姿态去达到目标就是我们的追求。现以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和谐有效的研学。
         学生初学用字母表示数会不大习惯,又是初次用非具象的式子表示数量,以至于感到有些困难,用字母表示数不只是一个知识或一个技能,还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继续学习影响很大。教学知识不难,难的是教授一种思想,润物于无声。
一、精选话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研学研学,首先得有好材料,一节好课绝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它必然是生生之间精彩的辩论和师生之间恰到好处的互动,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让生生有话可说的话题尤为重要。教材如蛙处处“呱”,哪一个更适合学生?苏教版中是用小棒摆三角形导入: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用的根数是2×3,摆3个,摆4个,摆a个,怎么用算式来表示?从而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北师版用青蛙儿歌导入: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3只……永远也说不完,找个字母来帮忙。不仅带出用字母表示数,还需理解青蛙只数和青蛙腿的关系,引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人教版从已学的知识中去寻找用字母表示的知识,如运算律、图形周长面积公式等,引出用字母表示数。三者对比,显然,儿歌更符合儿童心理。好的话题是良好的开端,用话题构建一个框架,为了让“研”不离本,还得看老师的问题引领,三个递进式的问题成了本课“研学”的主线:
        1、在新课开始前问: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字母表示数?拉近生活和数学的距离;
        2、播放青蛙儿歌录音,让学生接着编,编得筋疲力尽时问:如果用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上面的儿歌吗?逼迫学生思考如何表示;
        3、帮助学生厘清青蛙只数和腿的4a关系后问: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能用4a解决的问题?进行内化,帮助理解含有字母的简单数量关系。
        不为教材,精选内容,问题引领,为知识的深入学习设下美丽陷阱。
         二、纠错纠偏-------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人类的认识总是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前进的。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他们每认识一事物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开始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从学生的预习单上我们发现:1、对于字母能表示数,学生都有普遍认识,但大部分的学生都将字母和固定数相联系,只有小部分学生已经理解在同一个情境中,一个字母可以表示无数个未知数。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比较困难,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正确表示出来。预学的作用不仅在于让学生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从预学单上了解学生起点,从错误中分析原因,便于有针对性的研学。与其按教材走,不如从学生的错例出发,列出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对比,自己发现,在正确与错误的比较中,逐渐明白,认识逐渐趋于正确,达到润物无声,于是从学生预学单中列举出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错误,让学生百家争鸣。


   数学里,同一个情境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图1中同时用a表示青蛙只数和腿数,相当于青蛙只数和腿数相同,显然不合适,但这是学生最容易犯的错。当学生在纠错中发现错误后,就顺势引出图2,青蛙只数和腿数分别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赞同,善于思考的学生提出:
“如果X表示2或者3这样的数就不行了。”
教师追问:“那你觉得X可以是什么样的数?”学生指出要4的倍数,因为一只青蛙有4条腿。是的,青蛙只数和腿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用两个不相干的字母表示也不合适,教师抛出图3问:“那这下可以了吧?”
        青蛙只数和腿数有关系,那究竟如何表示?这就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以往在这就会出现僵局,但在层层推进的呈现安排中,学生依托错举各种例子来验证说理,顺利找到答案,但把“一个字母可以表示无数个数”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联结起来,对于一部分孩子依然有困难,于是继续推出错例(图4)让学生辨析。
         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安排推动了整个课堂,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孩子们的思维走向纵深,整个过程让后进生也能够在从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的基础上过度到表示一些数量关系,而中等生可以通过各种举例比较,发现新问题与已有认知之间存在的矛盾,反思自己的错误,优秀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继续思考,举例子说理,既帮助其他学生明理又促使其保持思维的深刻性和连续性,进一步构筑新的知识结构,获得满足。学生在补充说理中如游戏闯关乐在其中。
        有序安排,兼顾各层,蛙声连晓闹温增而不觉。
四、类比推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学生善于进行简单的类比推理,教师抛出:“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能4a解决的问题?”“一只恐龙有4条腿,求恐龙的腿数”,“一张桌子也有4条腿,求桌子的腿数”,“所有有4倍关系的事”……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具体的各种数量,对他们是一种挑战,确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学生们小脸通红、小手林立、笑容满面中感受到他们对式子里字母含义的理解,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能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体会了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特点,感受到数学的温度,也为接下来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做好准备,顺利过渡“固学”环节。
         巧设诱饵,润物无声,温水煮蛙,道法自然。精选话题     纠错纠偏       呈现有序      类比推理,此为本课研学大法。
        研学,以学生预学中产生的问题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思辨,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构建有特色又充满活力的和谐高效课堂。“研”而有道,道无定法,功于课前,论道课中,两者配合,功道自成。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构建四重四学模式,推动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KCX2020036)


参考文献
[1] 王妍妍 . 立足文本链接生活精说巧练——浅谈在四重四学模式下低年级写话的起步指导 [J]. 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3)
[2] 李正开 . 如何创造数学美 [J].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