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五有”课堂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袁永玲 郑一平
[导读] “五有”课堂,即有爱、有序、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

        袁永玲  郑一平
        湖北省麻城市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摘要:“五有”课堂,即有爱、有序、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本文结合中职教育现状及专业特点,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五有”课堂教育影响下学生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五有”课堂    学生  素质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我校针对课堂教学现状,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创建“五有”课堂。“五有”课堂是适应中职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针对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群体的特点,根据多年一线课堂教学经验,提出的一种符合农村中职学生实际的课堂实践模式。“五有”课堂是指有爱、有序、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近几年,依托“五有”课堂,许多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将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五有”课堂教育影响下,学生素质的提升。
        (一)热爱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1、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沐浴着爱成长的学生是最可爱的。我们每接手一个新班,总是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以仁爱之心创设爱的氛围,用爱的态度、语言、教学行为滋养农村中职学生贫瘠的感情土壤,营造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
         2、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长期效应转化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小成功。就像吃瓜子,多数人能嗑一小时无压力。如果换一个规则,现在只能嗑,不能吃,瓜子仁留下来,嗑一个小时,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是不是有点无趣了?嗑瓜子容易,因为两秒内就能得到反馈。而学习难,因为学习的反馈周期长。所以,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缩短学习周期,将长期效应转化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小成功。这样,同样的内容,学生可以学得更高效、更轻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就会主动学习。
        (二)规范学生课堂秩序,养成良好的习惯
        秩序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首先,教师树立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发挥榜样作用;其次,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创设,有效地利用环境,规范学生的行为;第三,不放松学生每一个不好的习惯,让有序成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开端;第四,规范备考,提升技能高考成绩,促进学生发展。有序课堂创建、推进后,课堂上的低头族少了,学生好习惯多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技能突出了。
         (三)突出专业特色,学以致用
        “有用”课堂,指教学内容对学生就业创业、职业发展、生活幸福有用。创建有用的课堂需从学生能达成学习目标的角度选定内容,做到以学定教。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实用性强的课程体系,除了开设大纲中规定的课程外,还增加了农村幼儿园教师需求的课程。
        1、注重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将生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一年级引导学生适应集体生活,统筹合理安排生活,学会与人交住,感恩父母;二年级安排校园实践周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在教学中也融入生活教育。
        2、引入实训概念,突破实践教学瓶颈
        为了强化学生的从业能力,我校高标准配置幼儿教师专业实验室,着力打造教师实训平台,把“实训”概念引入到课程结构与培养模式之中。建立与完善“基本功训练→专业实训→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3、引进麻城文化,注重校本课程的研究。
        麻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具有红色文化,移民文化、杜鹃文化、民间文化、特产文化等特色文化。我校课程引进麻城的民间艺术如花挑、东路花鼓戏等,组织学生参与杜鹃节、菊花节、板栗节、茶花节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幼儿教育事业,从而承载起家乡幼儿教育事业的未来。
        (四)注重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乐意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但思维又很活跃,喜欢动手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享受到学习乐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教学方法注重一个“趣”字。
         2、教学内容抓住一个“例”字。
         3、教学技术突出一个“新”字。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强化学习动机。
        (五)重视教学效果,学有所获
        教学既要讲效率, 更要追求效果,要关注隐形的、长期的效果,真正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得、有所成。
        1、突出创造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我校学前教育突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创设多种活动,在活动中育人
        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要以活动为中心,幼儿教育需贯彻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因此,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3、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学前教育树立以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形成独特评价模式,激励、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适应未来幼儿园。
        (1)学会适应生活
        (2)学会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3)学会发现和利用幼儿教育中的契机
        (4)学会自我成长
        在全面、具体、可操作、适用性强的目标体系引领下,我们的教师充分利用教育智慧,改革教学方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课堂反馈与检测,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有效课堂中全面发展。
        
        在学校的积极推动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课堂教学已初步呈现出有爱、有序、有用、有趣、有效的状态,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把课堂还给学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课堂管理的50个细节》(福建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