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杨卫明
[导读] 高中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学校要发挥其引导作用

        杨卫明
        河北涿州中学  河北 保定 072750
        摘要:高中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学校要发挥其引导作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对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发现自身会对怎样的职业产生兴趣。尤其是随着全新的高考方式的推行以及新课标改革的逐步实施,更加强调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自己在高中所学的知识,对自己今后专业的选择有规划,这就需要尽早的培养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因此,本文将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
        引言:近几年生涯规划这一词汇不断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之所以要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因为高中生会面临很多重要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变得迷茫和不知所措。所以为了使高中阶段学生在选择时不出现偏差,就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让他们尽早适应新课程和新高考背景下的全新教育模式,以此来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对他们今后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有一定影响。
        一、对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的重要性
        (一)让高中生在进行重要选择时不会迷茫
        当前大多数高中生在进行学习的选择时有着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自己对某一方面感兴趣来选择自己今后想要报考的院校或专业,并且大多数学生在进行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时,也总是会听家长安排,或者是不知道对自己未来选择比较迷茫。甚至有一些高中生在进行文理科选择的时候,并没有对自己今后的规划进行考虑,而是根据一次分课考试的成绩盲目的选择了理科,而最终想要报考的专业确是文科类的。这些情况的产生,使得我国在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空缺,因为高中生必须得到更加全面的与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对自己的今后进行规划,不在盲目的对高中的一些事情进行选择,从而使他们在进行重要选择时不会迷茫。
        (二)符合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因为当前随着新高考教育模式的推行,结束了实行多年的文理分科制度,转而实行“3+”的教育模式,从六个副科中选择三门科目进行学习,学生在选择这三门科目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优势和是否对这些课程感兴趣来进行选择。比如说河北省实施的全新选科方式3+1+2,其中“3”为统考科目语数外,所有学生必考;而“1”是首选科目,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从剩下的四个科目中任选两科。这种全新高考模式的推行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中生的考试压力,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组选课方式。从原来的过度关注分数变成现在的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未来发展,是高中生在进行院校的选择时有更多的考量。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对自己所要学习的科目进行合理选择,对他们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就很有必要,因为他符合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1】。


        二、如何对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
        (一)让高中生明确自己在高中阶段的目标
        高中生大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强的可塑性,所以为了给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教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高中生明确自己在高中阶段有哪些目标,并且能够对这些目标进行规划。而对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主要是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在高中三年中的一些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以及自己未来的一些发展方向并对其进行规划。因为每一个学年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重点和规划的内容也不相同,所以在高一时,学生应当做到的就是对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大体的规划,清晰的对各个阶段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制定;在高二时会面临分科或者是选科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科目,并且在选择科目是一定要对自身的一些能力,和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对高三阶段的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主要侧重在,对他们的志愿填报选取大学和专业选择等方面。让他们在选择学院和专业时能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自己适合喜欢的专业,并对自己今后所选择的专业进行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话就会使他们在进入大学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兴趣,减少就业后的迷茫和对该专业的不了解,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2】。
        (二)让高中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所在
        在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首先,应当使他们充分的对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所在进行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他们选择与自己个性相符且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人格测评和学习风格测评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说MBTI格测评和16PF人格测评等,通过这些测量表格的测评,可以让高中生逐渐的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想要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从而选择与其相关的专业。让高中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所在,是对他们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测评表格,供学生进行评测,在评测出结果之后要耐心的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有大致了解。
        (三)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够只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的讲解,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能够自己明白接受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接受生涯规划教育对自己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3】。对高中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包括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规划意识等各方面自主能力的培养,因为教师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只是外在条件,而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他们自身的内在因素。不断地使其能够树立自主意识和目标意识,才能够更好的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在接受完职业规划教育之后,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职业规划当中去,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不仅可以使高中生在进行一些重要的选择时,不会感到迷茫,而且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也符合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本文对如何对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提出了几点措施,像是让高中生明确自己在高中阶段的目标,和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所在等。相信这些措施的推行,可以不断的促进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许凤鸣.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188.
        [2]陈甜甜. 海南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3]楚松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