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小学221144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语文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建合适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教学需求以及教材实际内容,创建一些具有较大吸引力的场景或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目的。简单的讲,就是通过某些特定的情境,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吸引学生投入到学科学习中。
在新课标英语教学改革下,如何活跃语文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已经成为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那么如何通过情境教学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呢?
一、利用游戏为学生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活动的方式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小学阶段的孩子的主要特点就是贪玩、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变得像“游戏”一样,就可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自主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合作学习当中,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是非常高的,所以教师要将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和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到游戏学习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说在学习《家乡的风俗》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接力赛”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之后再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讲一个关于家乡风俗的小故事,之后大家在就家乡的风俗进行交流和讨论,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语文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还有利于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面的拓展。
二、通过故事引出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学生对于有趣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通过一些小故事引出情景,让学生在故事的情境当中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当中。
教师在通过故事引出情境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学生大多喜爱生动丰富的故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将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引出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当中对语文学科的魅力有所体会。
比如说在《石灰吟》这一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这一文章背后的故事,于谦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的官员,曾经平反了很多冤狱,振荒救灾,因此受到了当时老百姓的爱戴。在明英宗时,瓦刺入侵俘虏了英宗,于谦议立景帝,并亲自率兵将瓦次人击退,救人民于野蛮统治当中,但是英宗在获救之后却将于谦定为谋逆罪,最后将其残忍的杀害了。
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故事情境,使其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人物,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和探究语文教学内容的欲望,而这对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三、通过多媒体渲染情境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渲染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激发出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到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的广泛化,多媒体设备集声音、视频、文字等为一体,可以为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渲染的情境下,对语文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体会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说在《鲁宾逊漂流记》这一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这一文章内容的动画过程,为学生创建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在课堂上阅读学习的兴趣也非常高,对于这一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以及鲁宾逊这一人物形象和内在品质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之前,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鲁宾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鲁宾逊漂流记这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使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入多媒体情境。
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特定的语文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的去试下,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以及表达思想感情也能迅速的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说设置特定的语文教学情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情境教学来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很多都和学生生活有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自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拉近学生与语文课本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心理,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景,以此来调动起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说在《北京的春节》这一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北京春节的图片或者是视频,之后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并说说春节的特点,以及春节前中后的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创建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就这一文章的作者是在背景进行介绍,之后再开展教学。
联系生活创建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优势,能够将学生的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当中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
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真实、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对其的情感状态进行关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认知规律选择恰当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敢于探索、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齐永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1(8):36-37.
[2]高章岭.情境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外语文(下),202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