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张兴隆
[导读] 在校本课程中要突出一个中心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张兴隆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一中学,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在校本课程中要突出一个中心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实现两个转变即转变教学观点和转变教学思维,还需要做到五个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做有理念、有信念、自我超越、不断反思的智慧型教师。因此校本课程正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小组合作,校本研修,课堂教学
        校本课程是指以新课改为方向,以学生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实行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多向反思,特色发展。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快学生个人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品味,为每一个师生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而一切校本课程的归结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所以校本课程首先要聚焦课堂,实现教为学服务,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在于把教学的过程组织成学生活动的过程,真正提高学生地英语表达能力。
        一、尝试激趣表达法,让学生敢于开口表达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善于思考的能力,不断尝试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化、生动化和趣味化,因此趣味性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师的青睐。用“趣味”为主旋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英语课堂,具体而言是指高中英语教师用一系列简单有趣且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讲解课堂内容的课堂教学方法的课堂,其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课堂内容、熟化课堂内容、思考课堂内容从而主动的将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它因为契合了高中学生好动的身体特性和爱玩的心理特点,而能够让高中学生将注意力长久的集中在英语课堂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将课堂内容具体形象化,降低老师讲解课堂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课堂知识,让学生勇于表达、敢于表达。但是趣味化课堂的顺利高效展开同样需要任课教师的巧妙构思,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课堂中展开,才能将课堂内容中的知识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也是校本课堂内容的重点之一。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有趣的英语俗语表达,高中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应当具有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自觉,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其中优秀文化的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培养对国际文化的包容心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表达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本末倒置,让学生反而更了解西方文化。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传统文化与英文结合学习。当下很多学生对西方的谚语了解不少,但对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知之甚少,对此教师让学生在感受到英文和中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习惯是完全不同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中国谚语的英文转化,例如:中文当中的“有志者,事竟成”在英文中变为“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再如“ work like a willing horse” 时,就可以根据传统中文文化,翻译成“老黄牛”,这样不仅更为地道中国化还能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勤劳, 而 “as strong as a horse” 就可以转换为“壮如牛”这样不仅可以用有趣的俗语让学生敢于开口表达,无形中增加学生们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听说读写整合教学,让表达不再单调
        听、说、读、写是作为英语学习的四个基本技能,可谓是缺一不可、至关重要。因为听、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输入过程,而说、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输出过程。因此,只有在学生进行了足量的英语听读训练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英语说写技能,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全方面进步,真正让学生地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师为了提升英语表达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效率,必须要将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巧妙地结合起来。
        (一)听说衔接练习
        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本来就应当是和英语口语练习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听力材料内容,将英语听力训练和英语口语训练紧密衔接。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材中的听力训练板块时,教师可以以此板块的内容素材为基础,充分利用配套的音频内容,以音频为契机对学生展开一系列的口语训练。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前和学生提出要求:“同学们,你们在听力过程中要侧重听取音频中有关的地点建筑名称与位置关系,着重注意听力材料中的主人公的在描述建筑名称与位置关系时的表达方式、口语节奏和发音特点等,并且尽量的在自己的本子上对对话内容进行记录,为我们接下来的口语情景练习做好准备,大家都明白了吗?”接着教师在带领学生根据听力内容填写好课本上的表格内容后,就可以与口语教学密切衔接练习。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整合各自在听力过程中和课本表格中的内容,尽可能地获得关于问路和建筑地英语口语表达形式,然后分别创建各个小组地独特的生活情境,可以是在街道上问路、也可以是出行前规划路线、还可以是介绍地图内容等等,然后各小组成员需要借助已有的听力素材编造出口语交际内容,内容中应当包括对路线的规划或者介绍,而且要详细绘制其中所涉及的各项建筑与彼此间的位置情况,这样的听说衔接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觉得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积极运用在听力中掌握到的有关地点建筑与位置的语言知识来组建交际语句,让学生们在对话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又培养了自己规划路线的逻辑分析条理。
        (二)课外及时拓展
        英语教师在开展听说训练时应当跳出课本的限制,不断地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料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关注学生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


        例如,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进行既有的课本原本部分的听说训练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与中西方节日相关的其他辅助音频,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更加多元的外国文化,从而在对学生展开听说训练与指导的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见解,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知识进行介绍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搜集有关国外的圣诞节、复活节、狂欢节的英文文章进行口语表达,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有关外国节日介绍的英文短视频或者英文歌曲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听力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等,可谓是一举多得、益处多多。其次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在辅助音频的收集中也应当多涉及不同发音形式的材料,不应该仅仅是只有一种单一的语音语调,这样会限制学生对英语发音的接受程度,无论美音、英音还是有不同发音特征的音频,都应该广泛的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听力训练中获取不同地区文化相关的口语交际素材,还能积极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音状况,既提高训练听力的敏锐度又扩大了自己的英语发音接受程度。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多种多样的发音方式中选择自己更为习惯或者更加喜爱的发音方式来进行练习,逐渐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发音方法。听说整合教学既是英语学科自身特性的要求,也是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口语表达的学习方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发挥听说整合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试验更高效的结合方法。
        三、在实践中运用,让学生熟练开口表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中强调了“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其中工具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为素质的任务。”这说明培养发展学生基本的英语表达的核心素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之是教师教学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浓郁的语言环境中自我感受、自我思考、自我领悟,然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消化吸收过程才能逐渐转换培养出英语表达思维。可是传统教学课堂往往会因为偏重教师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思考感受并且语言氛围也很难营造,面对这样的教学难题,只有注重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将英语学习灵活化、生活化、地道化,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语言学习的魅力。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成功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建构表达型实践课堂时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加高效率地培养出英语表达能力。笔者认为,英语表达的关键点是能够让学生实现无障碍、无转换地英语语言组织方式表达,结合口语表达课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文字中获得感悟的课堂特点,让学生在口语表达课上选取自己有感悟的情景片段分小组表演是值得尝试的课堂模式。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哑巴英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英语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说、勤说、乐说”。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以情景剧的方式把英语课文中的对话表演出来不失为一个值得采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考虑到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又可以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学生可以知道英语表达适用的情境、知道每个特定场景下几乎都会用到的句子、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等等。而且这样的情境表达方式非常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只需要在备课时有准备地挑选出与人文、历史、礼仪等有关的小片段,然后在课堂上供学生挑选即可。学生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明白日常生活中应当选择的表达方式和与人的相处方式,而且更加的生动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笔者认为,先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口语表达的小片段和视频资料等,然后让学生在课上选取自己喜欢的、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情景片段分小组表演,然后老师综合学生在表演的中的口语表达表现给出评分是值得尝试的课堂口语表达内容展示模式。因为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熟化练习表演的英文片段,在理解熟化的基础上再带着感情和同学将片段表演出来,表演过程中学生又需要将地道的英语表达说出来,因此学生可以知道英语表达适用的情境、知道每个特定场景下几乎都会用到的句子、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等等。例如:可能学生在表演情景剧时经常会出现在西餐厅点餐的情形,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原本自己的思维中,想点牛排=I want to order the steak,然而在书中的表达却是:I will have the steak,学生在将这一幕表演出来的时候,记忆中就会加深在西餐厅点餐这样情境下如何表达“我想要某物”的印象,教师的课堂展示情况评价也变得不再单一死板。
        三、以小组合作助表达
        因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知道面前这一篇英语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意思,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大量的英语文章来培养语感、理解词汇,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我消化,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将被迫式的苦学转变为主动式的乐学,这正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达到的最直观的学习效果。同时长期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良好的竞争能力和竞争心态。让学生在适度压力的压迫下共同学习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口语表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培养的习惯,而小组模式的应用无疑可以在无形中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是学生小组,因此学生小组作为合作的基本单位,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在分组时应当合理搭配英语学习成绩优异者和英语学习成绩困难者,例如如果是以四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则应该是一个优等生、一个困难生和两个平均水平的同学,这样才能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让学生们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能够以优带差、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结语:在当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不断思考如何才能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巧妙地利用小组合作、情境对话都是值得教师借鉴的口语表达教学方法,他们不仅可以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可以让用于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将英语口语表达课堂的效用从质和量上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龚亚夫.论基础英语教育的多元目标——探寻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
[2]周大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RISE?教学模式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