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军
新疆双河市第五师高级中学833408
摘要:高中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作用很大,既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锻炼心性,扩展兴趣爱好。本文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现状和策略进行了探究,指出了高中生体育学习的现状,分析了学习兴趣对高中体育学习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认为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统一以及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来促进高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兴趣;现状和策略研究
一、高中生体育学习的现状
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很多学校的老师存在着向体育老师要课的现象,将体育课变向的变成文化课,导致体育课开课率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自然受到影响。另外,高中的男生和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不同,男生更倾向于体育锻炼,尤其钟爱篮球、足球等运动,甚至在没有体育课的时候也会进行运动。女生则更倾向于简单的热身运动,喜欢在操场散步和其他自由活动。最后,高中体育的文化课和室外课不对等,高中生对运动原理基本不知道,自然也谈不上深层次的喜欢,高中体育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室外体育课,只有在下雨天或其他室外课不允许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室内课。
二、学习兴趣对高中体育学习的意义
体育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体育潜能。对体育运动具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认为体育运动真的可以提升自己,就会对体育运动产生真正的兴趣,不仅可以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借由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和承受力,培养自己的体育素养,锤炼自己的品性。如果没有学习兴趣的支持,体育运动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体育运动仅仅是为了当成一门课程来上,而不是作为一项终身追求来进行。
三、提升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体育课进行分层教学
每名高中生的基本情况是不相同的,有的学生体力好,需求的运动量大,有的学生体力差,适当强度锻炼即可,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名学生都找到运动的兴趣所在。
要想在体育课程中开展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建立学生的基本档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档案信息进行初步分组,按照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情况(有无疾病)、和运动数据等将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对于体育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训练项目。对于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则进行简单的训练,以促进运动和简单提升为目标。对于身体有隐疾不便剧烈运动的学生,教师要专门做好他们的个人档案,体育课程以恢复和保护为主,不能采取过于剧烈的运动,如一个刚动完手术需要恢复的学生,如果让他去参加足球比赛就是非常不明智的决定。
另外,体育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要在课程中努力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体育基础自然也可以分成好中差,对于相同的的训练项目,教师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简单、中等和较难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根据前期采集的学生档案和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表示较差、B组表示中等、C组表示较好,假设训练项目是舞蹈,此时针对A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训练,或由好学生带较差的学生。对于B组学生,由于基础中等,教师可以通过音响和教师视频等将舞蹈姿势进行分解后播放给学生,由学生参考模仿练习。对于A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则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让他们观看不同的舞蹈动作,然后通过合作进行创新和演练,提高教学水平。
2.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统一
在开展体育课程时,要纠正以往只重实践课不重理论课的行为。体育课要重视对动作、原理和机制的讲解,如可通过在黑板上画图和实际演示的方法进行,让学生不断的内化动作原理,而不是只知其形不知其理。另外,还可以对体育的发展历史、著名人物和经典赛事进行分享,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将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统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挥体育运动对学生的作用,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
3.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尽量采用鼓励性的和夸奖性语言,不对学生进行挖苦和讽刺。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只重结果,通过跑步的时间、跳高的高度和跳远的距离等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忽略了对体育过程的评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进步程度也应该纳入评价体系,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表格式评价,也可以采用口头式评价。针对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态度和情意表现等,教师可以采用表格评价的方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可供记录和观察,缺点是评价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采用口头式评价可以弥补时效性差的缺点,但不易记录。如学生在打篮球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上下肢的配合、传球和运球的技巧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完成一系列动作后,教师可以直呼“漂亮、完美”,学生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以及时说“没关系,你能行”等等,让学生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余立峰;仓江;杨涛;庄弼;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J];体育教学;2010年07期.
2.谢代诚;学习与运动性疲劳——谈做好体育课结束前的恢复调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邓强松;浅析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及安全措施[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年11期.
4.魏润俊;也谈管理学原理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09期.
5.刘定春;体育课教学怎样适应新教程要求[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